娛樂休閑
在法國,人們普遍認為體形、美貌、健康比名譽、地位、錢財更為重要。
群眾體育
在法國,全民健身成為一種悄然的自覺行動。
自行車運動非常普及,巴黎的塞納河邊辟有自行車道供愛好這項運動的人騎馳。每逢節假日,車頂托著自行車的汽車在蠕動的車流中格外醒目,那是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外出度周末的。
冬季的滑雪同樣是一項熱門的群眾體育運動。每年都有幾百萬人去阿爾卑斯山等地滑雪度假,盡管每年都有事故發生,但人們仍樂此不疲。
法國人沒有每日晨練的習慣,多數人的鍛煉都集中在周日或假期,好在法國的節假日很多,這也多少彌補了晨練不足的遺憾。但法國人有晚上去俱樂部活動的愛好,吃完晚飯去健身館鍛煉個把小時,放鬆一下一天的疲勞。一部分人家裏自修健身房,但大部分人因住房空間有限並不購置家庭健身器材,而是樂於去俱樂部或私人開的健身館鍛煉。
現在時興減肥健美,法國人似乎另有高論:運動是最好的減肥健美,因此法國人不避口福,一麵品嚐佳肴美食,一麵通過跑步、騎馬、登山、遊泳、滑雪、衝浪、體操、舞蹈等方式增強體質,鍛煉體格。
法國群眾體育運動蓬蓬勃勃,但奧運成績在1996年以前的很長一段時期內都令國人失望。為此,20世紀80年代中期,法國青體部製定了《複興法國體育計劃》,這一計劃的重點雖麵向奧運,但卻對全民健身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複興計劃把學校教育作為振興法國體育的基礎。修改課時安排,削減學生負擔,讓所有學生都有時間從事課外體育活動。在法國中小學,體育課是一門主課。
複興計劃還加大國家幹預的力度。國家采取相應的財政手段,管理各級各類技術幹部和錄用工作,堅持“國家級證書”、“體育教師資格證書”和校外體育輔導製度。國家通過青體部協調各方行動,但不做“奶牛”。即用法國政府內人士的話說,國家不願像奶牛一樣去養著體育,誰要獲得更多的國家撥款,誰就得拿出好成績來。複興計劃推動了更多的人關注體育,投身到體育活動中去。
環法自行車賽
1903年7月1日,在維勒納夫—聖喬治的一座咖啡館前,78位第一屆環法自行車比賽的競爭者開始爭奪比賽的最後一站——裏昂;人們紛紛離開工作,走出家門前來觀戰,最後,一位名叫莫裏斯·蓋蘭的“煙囪清掃工”贏得了第一名。從此,環法自行車比賽便風靡全國,激起了法國人的狂熱。
從1903年7月1日環法自行車比賽開始直至今日,除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中斷了幾次外,每年舉行一次。它已成為法國人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每次比賽都有大約1/3的法國人前往觀看,很多人是全家出動,提前來到運動員行將通過的路旁等候。有人甚至將此做為一次野餐的機會,帶來吃的,喝的,在運動員尚未到達之前,將單子鋪開,全家人或是朋友們圍坐在一起吃喝談笑,好不開心。另有數百萬人守在電視機旁,觀看比賽。全國的報刊雜誌也借此機會盡力搶奪新聞大肆進行宣傳報道用以吸引讀者。一位體育記者在一次比賽報道中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是在舉行環法自行車比賽期間,發生來自火星的軍隊對法國的入侵和政府的倒台,而且法國人愛吃的雞蛋黃、油調味汁的配方宣告失傳,那也不會有法國人注意到這些事情。”
套車
套車——原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但在今日的法國卻又成為一種時髦。
套車,既可以在鄉間的路上奔馳,也可在跑馬場上追逐,無論哪種形式,參賽者均需備有帽子、手套和護膝毛毯。
套車可算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體育運動,因為拉車的馬匹看不見駕車的人,隻能聽憑駕車人的吆喝,非常容易翻車。一般說來,四輪馬車要比雙輪馬車穩得多。
大多數套車愛好者常備有兩套馬匹,一套用於平時散步,一套用於參加比賽。參賽者在套雙輪馬車時,均把最機敏的馬匹放在最前麵,以便在奔馳中隨機應變。而後麵的馬匹由於要拖引幾乎整個車身的重量,必須選擇最壯碩的馬匹。比賽中需要注意的是,應把漂亮的駿馬放在前麵,因為,評判委員們特別注意第一匹馬,也就是說要爭取第一印象。
目前,在法國經常舉行各種套車比賽、錦標賽,而且這項運動還第一次被列入1988年在南朝鮮漢城舉行的奧運會的比賽項目。
足球·網球
足球在法國有著久遠的曆史。1904年,法國便是國際足聯的7個發起國之一。但自那時起,在重大國際比賽中法國隊戰績平平,並無建樹。近年來,法國足球隊異軍突起:1984年,法國隊一舉摘取了歐洲錦標賽冠軍和洛杉磯奧運會足球賽冠軍兩項桂冠,並被選為世界最佳足球隊。1986年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杯足球賽上,以世界足球名將普拉蒂尼為首的法國足球隊,在爭奪半決賽權時,與世界公認的最佳球隊巴西隊進行了一場“代表當今世界足球運動最高水平”的“世紀之戰”,這場被譽為“綠茵史詩”的比賽,勢均力敵,爭奪激烈,最後法國隊終於戰勝了巴西隊,再次進入世界杯賽的前四名,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