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上房,富春也給鄭氏磕了頭,說:“給老太太道喜。”又叫宜人他們一字排開給老太太磕了頭,老太太又叫他們,說:“給你們奶奶磕頭,以後隻叫奶奶,不許叫少奶奶了。”富春說:“還未給他們爺磕頭,我何敢先收了禮!”鄭氏說:“這便宜他們爺就太多了,都是你〔賢〕惠能逮下禮,應該叫嫣娘來給你磕個頭才是!”富春笑著說:“老太太這是喜歡極了的話。”鄭氏又各各賞了些釵釧、衣裙料。鄭氏向富春說:“你領他們去罷。”富春領著要走,鄭氏說:“你們還等一時。”又叫丫頭去叫了嫣娘來。嫣娘來了,見了鄭氏,給鄭氏磕頭道喜,鄭氏又叫宜人他們給嫣娘磕頭,鄭氏說:“你如今心裏也足了,以後凡事總要聽你媳婦的話,這孩子比你明白多咧!”嫣娘答應著,又望著富春笑了一笑。鄭氏說:“都去罷。”

一齊到了園裏,宜人八個都跟著嫣娘、富春進了明月清風廬。嫣娘、富春坐下,宜人八個站在旁邊,富春說:“你們仍是照舊住著,明日是端午佳節,我方才看亭子外邊池子裏的荷花也開了幾朵,明日我同你們到亭子上賞荷,就算給你們吃團圓酒,都去歇歇罷。”宜人六個去了。富春又向嫣娘說:“你同這兩個新娘子也去坐個床罷。”嫣娘笑著說:“慌甚麼。”富春說:“我可不得陪了。”說著進了裏間,叫雁奴來說:“你今日暫陪我一陪,你把這長幾擺開,鋪上紅氈,拿塊素絹來,再把各樣顏色碟子拿來。”雁奴一一都收拾好了,富春就拈起筆來畫個工筆小圖,先把鏡台擺在麵前,照著鏡子畫了自己的小照,又畫了宜人、阿粲、娉婷、雁奴、娟、嫿、關、窈各各的小像,或是觀花,或是看柳,或是整理雲鬟,或是小立石畔,即名為《攜豔圖》,足足畫了半天,又畫了大半夜。到四更畫畢,收拾睡下,問雁奴說:“大爺哪裏去了?”雁奴將手向那邊一指,又笑了一笑,富春說:“你就在這凳子上睡罷,莫驚散了鴛鴦夢不成,不然又要並蒂花開連理枝了。”雁奴笑著也睡下了。

到第二日一早,宜人六個俱來給富春請安,富春叫他們俱在明月清風廬吃了飯,一齊到亭子上去。富春憑欄而看,見那荷花靜香襲人,幽豔悅目,說:“這時候大爺一個人在屋裏,不知急的怎麼樣?我來也沒請他,他自然是不好來的。”向宜人說:“你去請大爺去。”宜人去了,見了嫣娘,嫣娘問說:“你來作甚麼?”宜人說:“奶奶請你。”嫣娘說:“你坐下,我跟你說話。”宜人說:“爺跟前我如何敢坐。”嫣娘說:“你怎麼如今到生分了?”說著笑了一笑,拉宜人坐在一塊說:“如今我才知道你真不嫌我了。 ” 又笑了一笑說:“我比李立何如?”宜人說:“你也不可太高興了,明日我們同奶奶將你捆起來審審你,問這拐騙人口一案。”宜人又說:“快罷,莫去遲了。”說著都站起來,宜人將嫣娘衣服一掀說:“我看看膝蓋跪腫了沒有?”一會又說:“小的不敢了。”說著笑著一齊出了屋。到了亭子,富春接著進了亭子,叫丫頭將四麵格子俱以開了,望著池子的荷花。又叫丫頭將席擺上,用一大圓桌,富春說:“這是取團圓之意。”又叫宜人八個都坐下,又叫丫頭去把《攜豔圖》拿來遞給嫣娘,叫他一一對著人去看看,看可像不像。嫣娘看了一會,又看了他們九個,真真一般。嫣娘讚了一會,富春又叫丫頭去拿了筆硯來,就在圖後各題一讚,作五古一絕,題畢遞給嫣娘看。嫣娘說:“夫人有讚,爾等各宜敬聽可也。”富春說:“你真有些孩子氣,這幾句話如何又裝出戲上道白的樣子來。”嫣娘說:“莫說了,聽我念罷。”題宜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