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龜說:“從大海裏來。”
盲龜一聽見他的新朋友說起海,因為他是一生住在井中的,毫不知道什麼是海,便在井中走了一小圈問道:“海有這樣大嗎?”
海龜答道:“還要大。”
於是盲龜環遊了全井的三分之二問道:“海是否是這麼大?”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如果把自己圍限在一個狹小的生活範圍內,就不可能有寬廣的視野和卓絕的見識。
海龜答道:“還要大得多呢!”
盲龜於是問道:“那麼,海是全個井大嗎?”
海龜答道:“更要大。”
於是盲龜說道:“如果這話是真的,那麼,海究竟有多大呢?”
海龜答道:“你一生除了你的井之外,沒有看見過別的水,你的知識範圍是很小的。至於說到海呢,即使你耗費了許多年的光陰,你還不能遊測它的一半,更不用說達到它的邊界了。所以它是絕對的不能與你的這個井相提並論的。”
盲龜怫然地說道:“比這個井更大的水是決不能有的,你不過是用誇大的話來讚飾你自己的本鄉而已!”
一隻釘子
文/佚名
從前有一位商人,帶著貨物到市場上出售,他的運氣非常好,生意興隆,所有的貨物都賣出去了,口袋裏塞滿了金子和銀子。第二天,他準備回家,並且想在天黑之前趕到家中。
他把錢塞在背包裏,放到馬背上,然後騎著馬上路了。中午的時候,他路過一座小城,休息了一會兒後,打算繼續趕路。這時,他的仆人把馬牽到他的麵前說:“主人,馬的後掌蹄鐵上掉了一隻釘子。”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細節,即使是那些看起來不太重要的地方。沒有小地方的疏忽,就不容易出現大的過錯!
“就這樣吧!”商人說,“我隻有六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蹄鐵不至於掉下來。我們要急著趕路呢!”
下午,商人下馬休息,叫仆人到附近喂馬。仆人回來後又對他說:“主人,馬左後腿上的蹄鐵已經掉啦,我是不是牽它去重新打個馬掌?”
“就這樣吧!”主人答道,“隻不過剩下兩個小時的路程了,這馬應該還能挺得住的。”他們繼續趕路了。沒走多遠,馬便開始一瘸一拐了;跛著走了沒多久,開始跌跌撞撞了,又沒走多遠,終於一跤跌下去,腿折斷了。商人隻好將馬留下,把背包解下來背在自己肩上,步行回家。結果,他一直到深夜才回到家中。
喜鵲的“安樂窩”
文/佚名
喜鵲們通常都習慣於把巢築在高高的樹頂上,但是,每年一到秋天,特別是刮起大風時,他們的窩就會隨著樹枝搖搖晃晃,簡直像要把整個窩翻下來一樣,非常恐怖。每到這時,喜鵲和它的孩子們都隻能蜷縮在窩巢中,驚恐萬狀,害怕得連大氣也不敢出。
但是,這個家族中有一隻喜鵲卻很聰明,在夏天還未到的時候,它就想到了秋天,它預料到秋天肯定會經常刮大風,會危及它的安全。這可真是一隻有遠見的喜鵲,為了保障住所未來的安全,它果斷地決定立即搬家。於是,它不辭辛苦地尋找安全的住所,終於選中了一處粗大低矮的樹樁,這地方低矮踏實,上麵有濃密的枝葉遮擋,大風也不可能撼動這個粗大穩固的矮樹椏。然後,喜鵲又不厭其煩、不顧勞累地將原來的窩巢從高高的樹頂上搬下來,它將那些搭窩的枝條、草葉,一根根、一片片搬到低矮粗大的樹椏上,築起了新居,新築的窩巢真的是舒適安全,大風再也不會侵犯到這低矮處的樹椏上了。
夏天到了,大樹濃密的樹陰下很涼快,特別適合人們乘涼,於是,過往的行人都不免要到樹下休息一會兒。人們在樹陰下一抬頭就看到了喜鵲的窩巢,再一伸手,就可以輕易地掏到窩中的小喜鵲或小喜鵲蛋。人們覺得挺有趣的。於是,窩巢裏的小喜鵲或小喜鵲蛋經常被人掏走。小孩兒們看到大人這樣做,他們也來掏小喜鵲和小喜鵲蛋,盡管小孩兒們個子矮夠不著喜鵲窩,可是他們想辦法找來竹竿,用竹竿挑巢裏的小喜鵲和小喜鵲蛋,還互相爭搶著。可憐的喜鵲這下子可遭殃了,秋季還遠遠未到,它的“安樂窩”就被破壞得不像樣子了。它雖然考慮到了防備未來的災患,卻沒有想到眼前的危險,結果還是沒能避過災難。
必須把長遠的目標和眼下的具體環境結合起來,因為未來隻是一種理想的狀態,而眼前的小障礙卻可能斷送你的前途。
覓食的狼
文/佚名
大山裏來了一隻餓狼,它到處找食吃,見到了一群貓。這麼多貓,把狼嚇了一跳。可狼實在太餓了,就壯著膽子向一隻貓下了手,結果把貓吃了。貓雖然掙紮,也沒有用,畢竟力量懸殊嘛。狼很得意,於是每天吃一隻貓,把這裏的貓都吃光了。
狼吃完了貓,又四處覓食,走了很遠,正當餓極了時,它又看到了一隻貓,一隻大貓。這下狼高興了,心想,雖然這次隻有一隻,可看起來大,可以吃飽,於是狼衝上去就咬。結果這隻貓不但氣力大,也凶猛,反過來把狼打倒在地,吃掉了。
狼至死也不明白,這隻貌似貓的東西原來不是貓,而是老虎。
這隻餓狼不論是自己啃得動的還是啃不動的,統統上前啃一口,它的失敗就在於它根本不知道哪些動物才適合做它的食物。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代社會的各種競爭日趨激烈,在日益複雜的環境中充分了解競爭對手,是獲取勝利的前提條件。
獵王的雕花弓
文/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