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獵人,射箭的技巧非常精湛,每次村裏的年輕人一同出外打獵,他獵到的動物都最多,大夥兒便封了他一個頭銜,叫“獵王”。
獵王原來用的那把弓,外表平實,很不起眼,有了獵王的頭銜之後,他心想:“我的身價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如果再用這把難看的弓,一定會遭人笑話。”於是,便把舊弓丟棄了,另外找人製造了一把新弓,上麵雕刻了非常精致的花紋,每個人見了都忍不住要摸一摸,稱讚幾句,獵王更得意了。
有一天,村子裏舉行射箭比賽,獵王帶著美麗的新弓,很神氣地到達比賽地點。等輪到獵王出場時,大夥兒都鼓掌喝彩,準備看他一顯身手。
隻見獵王拈弓搭箭,才將弦一拉緊,那美麗的雕花弓竟然當場折斷了。
在場的人個個哄堂大笑。獵王麵紅耳赤,一時羞窘得說不出話來。
我們常常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以為新的、外表漂亮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實際上,一個東西是否有價值,最重要的不是外表好不好看,而在於它是否能發揮實用的價值。
磚頭和石頭
文/佚名
傳說老子騎青牛過函穀關,在函穀府衙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經》時,一年逾百歲、鶴發童顏的老翁招招搖搖到府衙找他。老子在府衙前遇見老翁。
老翁對老子略略施了個禮說:“聽說先生博學多才,老朽願向您討教個明白。”
老翁得意地說:“我今年已經106歲了。說實在話,我從年少時直到現在,一直是遊手好閑地輕鬆度日。與我同齡的人都紛紛作古,他們開墾百畝沃田卻沒有一席之地,修了萬裏長城而未享轔轔華蓋,建了四舍屋宇卻落身於荒野郊外的孤墳。而我呢,雖一生不稼不穡,卻還吃著五穀;雖沒置過片磚隻瓦,卻仍然居住在避風擋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現在可以嘲笑他們忙忙碌碌勞作一生,隻是給自己換來一個早逝呢”?
老子聽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說:“請找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來。”
老子將磚頭和石頭放在老翁麵前說:“如果隻能擇其一,仙翁您是要磚頭還是願取石頭”?
老翁得意地將磚頭取來放在自己的麵前說:“我當然擇取磚頭。”
老子撫須笑著問老翁:“為什麼呢?”
老翁指著石頭說:“這石頭沒棱沒角,取它何用?而磚頭卻用得著呢。”
老子又招呼圍觀的眾人問:“大家要石頭還是要磚頭?”眾人都紛紛說要磚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過頭來問老翁:“是石頭壽命長呢,還是磚頭壽命長?”老翁說:“當然石頭了。”
老子釋然而笑說:“石頭壽命長人們卻不擇它,磚頭壽命短,人們卻擇它,不過是有用和沒用罷了。天地萬物莫不如此。壽雖短,於人於天有益,天人皆擇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壽雖長,於人於天無用,天人皆摒棄,倏忽忘之,長亦是短啊。”
一個事物的價值,不僅在於外表,更在於其用途,人們通常總是對於自己認為有利於自己的東西感興趣,而不會去關注那些與自己關係很小的東西。
旅行者的馬丟了之後
文/佚名
一天傍晚,一個騎馬到海邊去的人,來到一家坐落在路旁的旅店。他下了馬,像其他騎馬去海邊的人一樣,他也相信世人的誠實和夜晚的安全。於是,他把馬拴在門旁的一棵樹上後,便走進了旅店。
夜深人靜時,來了一個賊,偷走了他的馬。
第二天早晨,旅行家醒來,發現馬被偷了。他既為丟了馬而難過,也為有人居然會做賊而傷心。
這時,其他一些旅客走過來,圍著他議論起來。
其中一個說:“你真蠢,怎麼把馬拴在馬廄外邊呢?”
另一個說:“更蠢的是,連馬腿也沒捆起來。”
第三個說:“最蠢不過的是騎著馬到海邊旅行。”
第四個說:“有馬的人,不是懶漢就是走不動路。”
旅行家大為驚訝,最後他終於喊道:“朋友們,就因為我的馬被偷了,你們就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跑來教訓我。但奇怪的是,對偷了我的馬的那個人,你們怎麼連一句責備的話也沒說?”
別人的評論不總是客觀公正的。你一定不要迷失了自己的主見,應該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為了履行諾言
文/佚名
高德站在橋頭,痛哭流涕。
行人陸續走來,圍成一個圓圈。他們懷著極大的興趣傾聽高德的哭聲。
一位警察走到跟前,問道:“怎麼啦,先生,哭什麼?”
“我沒有履行職責,能不哭嗎?”
“到底出了什麼事?”
高德擦幹了眼淚,繼續說道:
“兩個青年違犯規定,過街時惹火了電車司機。司機刹住車,打開車門便衝他們大嚷起來。我看情況不妙,便跟司機說:‘你先開車走,我去找那兩個青年談談。’司機消了氣開車走了,我這才去履行自己的諾言。可是,那兩個青年對我不屑一顧,留給我一個背影便消失在人群裏。”
“我真不明白,為這點兒小事你也該哭?”
“我欺騙了司機。他原認為我會訓斥那兩個小夥子,可……如果我不參與,那麼,他們的耳朵一定叫司機責罵得發燙!”
“不必哭了,先生!”警察說道,“這還不是常有的事?我曾答應幫老相識的忙,結果也並沒有履行諾言。”
“不要哭了,朋友。”人群裏傳來了一個男子的聲音,“從前,我向一對年輕戀人許諾做他們的婚禮主持人,但後來卻乘上旅行車跑到羅馬尼亞經商了。瞧!這條毛巾就是在那兒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