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哭了,朋友!”又一個男子湊過來,“我答應過十七個家庭給他們安排新住宅,可現在,我一看見這些人就躲到街道另一側去了。”

“別哭了,先生。”是一個女人的聲音,“我結了五次婚,盡管兩年前我發誓不再嫁了,可是我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意誌。”

“哭什麼呢?我的心肝。”一個醉漢搖搖晃晃地擠來看熱鬧,“我對我妻子說,晚上回家一定要頭腦清醒,可這會兒我連步都邁不動啦……”

行人紛至遝來,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失諾來安慰高德,並且拍拍他的肩膀,以示激勵。

傍晚,當高德孑然一人留在那裏時,他又號啕大哭起來。但是,這一次,他可是因為肩膀的劇痛而放聲大哭的。

人無完人,孰能無錯?做錯了事,也不必苦苦內疚不能自拔。

清掃落葉的小青年

文/佚名

有個小徒弟叫比爾,他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工廠院子裏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比爾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同伴跟他說:“你在明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許多人喜歡預支明天的煩惱,想要早一步解決掉明天的煩惱。明天如果有煩惱,你今天是無法解決的。一個人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任務和使命,努力做好今天的事,完成今天的任務和使命吧!

比爾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第二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猛搖樹。他想:這樣,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幹淨了。一整天比爾都非常開心。第三天,比爾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是落葉滿地。一位老工人走了過來,對比爾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比爾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的,唯有認真的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挑水之道

文/佚名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

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裏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麵的竅門。

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穀裏挑水。

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裏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像,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

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

眾人越發不解。

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穀裏打了兩滿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大師,請問具體挑多少,怎麼估計呢?”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

眾人看去,桶裏畫了一條線。

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眾人又問:“那麼底線應該定多低呢?”

大師說:“一般來說,越低越好,因為這樣低的目標容易實現,人的勇氣不容易受到挫傷,相反會培養起更大的興趣和熱情,長此以往,循序漸進,自然會挑得更多、挑得更穩。”

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循序漸進,逐步實現目標,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好高騖遠,想一蹴而就,不但違反自然,而且寸步難行,隻會使你失望,加深挫折感而已。

年輕詩人和老鍾表匠

文/佚名

從前,德國有一位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寫了許多吟風詠月、寫景抒情的詩篇。可是他卻很苦惱,因為,人們都不喜歡讀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嗎?不,這不可能!年輕的詩人向來不懷疑自己在這方麵的才能。於是,他去向父親的朋友——一位老鍾表匠請教。

老鍾表匠聽後一句話也沒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裏,裏麵陳列著各色各樣的名貴鍾表,這些鍾表,詩人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外形像飛禽走獸,有的會發出鳥叫聲,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老人從櫃子裏拿出一個小盒,把它打開,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表。這隻懷表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運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是一隻“魔表”,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人微笑了一下,隻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

詩人對這塊表真是珍愛之極,吃飯、走路、睡覺都戴著它。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對這塊表不滿意起來。最後,竟跑到老鍾表匠那兒要求換回自己原來的那塊普通的手表。老鍾表匠故作驚奇,問他對這樣珍異的懷表還有什麼感到不滿意。

青年詩人遺憾地說:“它不會指示時間,可表本來就是用來指示時間的。我帶著它不知道時間,要它還有什麼用處呢?有誰會來問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運行呢?這表對我實在沒有什麼實際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