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鍾表匠還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上一放,拿起了這位青年詩人的詩集,意味深長地說:“年輕的朋友,讓我們努力幹好各自的事業吧。你應該記住:怎樣給人們帶來用處。”

詩人這時才恍然大悟,從心底裏明白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受青睞,立足生活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與其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地幹些實事。

心急的鬣狗

文/佚名

鬣狗有幸同時被邀請到兩個城市去參加午宴。

天一亮,鬣狗興高采烈地跑到了第一個發出邀請的城市。看到屠夫正在宰牛,它沒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個城市。

到了那裏,看見廚師正在淘米。這時是清晨八點鍾。

它又飛快地跑到第一個城市,隻見飯正在爐子上煮著,還沒有做好。

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個城市。到那裏一看,服務人員正在給一個個座位鋪席;它沒有停留,此時鍾正指著十點。

它又返回第一個城市,看到人們正在盛飯。

它片刻未停,又非常快地第三次來到第二個城市,看到服務人員在擦盤子。它一分鍾也沒等待就又匆匆離去。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人生有時更需要等待,最後的勝利,往往屬於那些有耐心、不急躁的人。

這時已是中午十二點鍾。由於它疾步不停地三次往返,饑渴勞累,嘴裏不停地滴著口水。

它第四次來到第一個宴請它的地方,客人們正宴罷散去;再到第二個宴請它的地方,人們也已酒足飯飽,這時已經是下午兩點鍾了。

兩處豐盛的宴席,鬣狗都沒有吃上,最後隻好舔點殘羹剩飯和撿點骨頭充饑。老鼠和公牛

文/佚名

一隻老鼠給一頭公牛的鼻子上戴了一個鼻牽兒,並因如此大膽而被追趕。老鼠靈活敏捷,跑得很快。公牛雖然高大強壯,但卻有些笨拙。老鼠鑽進牆根下的一個窟窿裏,然後掉過頭來看著公牛。老鼠知道自己得救了,所以才能這樣大膽。公牛很生氣,自己居然被一隻小老鼠打敗了。

公牛開始頂牆,公牛很有力氣,但是那牆也很堅固。公牛直頂得頭痛,但是那牆紋絲不動。最後公牛把腿跪下,累得筋疲力盡。老鼠就是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他從窟窿裏衝出來,又給公牛戴上一個鼻牽兒。

公牛怒吼一聲,站了起來。但是他的動作太慢了,老鼠又跑回窟窿裏。

公牛吼叫著,跺著蹄子,直使大地抖動,但是他毫無其他辦法。

這時,一個又尖又小的聲音從牆的安全地方對他說:“高大和強壯並不是總會得到優勢。”

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勝利,需要依靠力量,更需要智慧。過人的智慧會使外表力量相對弱小的人戰勝強大的對手。

狐狸、狼和騾子

文/佚名

有一天,狐狸在樹林裏閑蕩,遇到了一頭騾子。由於他以前從沒見過騾子,非常害怕,便逃走了。半路上,他遇到了一隻狼。他告訴狼自己看見了一種新動物,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我們去看看他吧,”狼說,於是他們就去了,兩者都發現這動物很特別。狐狸問騾子叫什麼,騾子回答說:“我不記得了,如果你能認字,那麼它在我右邊的後腿上寫著呢。”“啊,親愛的!”

狐狸說,“我不認字,不過我很想知道。”

“讓我試一試,”狼說,“因為這種本領我懂得一點兒。”

於是騾子抬起了右邊的後腿,那釘在掌上的釘子看起來很像字母。

“我看不出來是什麼字母,”狼說。

“那麼走近一點兒,”騾子說,“它們不很大。”於是狼蹲下來,盡量靠近了看,騾子便抬起蹄子使勁踢了他一下,

知識不等於能力。要想成功地生活,僅僅認識幾個字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懂得處世的學問,知道怎樣與人相處,如何保護自己。踢得他倒在地上,死去了。

“就連認識字的人類也不見得夠機靈。”狐狸這樣說著,趕快跑了。南岐人和大脖子病

文/佚名

南岐在陝西、四川一帶的山穀中,那裏的居民很少跟山外人交往。南岐的水很甜,但是缺碘。常年飲用這種水就會得大脖子病。南岐的居民沒有一個脖子不大的。

有一天,從山外來了一個人,這就轟動了南岐。

居民們扶老攜幼都來圍觀。他們看著看著,就對外地人的脖子議論開了:

不善於學習和與別人交流,閉關自守、孤陋寡聞會使人眼光短淺,盲目自大,甚至發展到黑白混淆、是非顛倒的地步。

“唉,他大嬸,你看那個人的脖子。”

“他二嫂,真怪呀,他的脖子怎麼那麼細那麼長,難看死了!”

“幹幹巴巴的,他的脖子準是得了什麼病。”

“這麼細的脖子,走到大街上,該多丟醜!怎麼也不用塊圍巾裹起來呢?”

外地人聽了,就笑著說:“你們的脖子才有病呢,那叫大脖子病!你們有病不治,反而來譏笑我的脖子,豈不笑死人了!”

南岐人說:“我們全村人都是這樣的脖子,肥肥胖胖的,多好看啊!你掏錢請我們治,我們還不幹呐!”一張琴

文/佚名

從前有位製琴技師,名字叫工之僑。一次,他得到一段質地優良的梧桐木。他用這段木頭精心製作了一張琴,安上弦以後,彈出的琴聲叮咚作響,如行雲流水,又像金玉撞擊,動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