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年多,當年那個種李樹的人又經過這裏,聽說了“神樹”的事,又見到大家爭相祭拜它的盛況,就到樹邊去看個究竟。這一看不要緊,他不禁啞然失笑:“這棵樹是我一年前種下的呀,有什麼神奇的呢?”

迷信思想是最要不得的。我們遇到奇異的現象時,不要盲從輕信,要以冷靜的頭腦仔細分析推測,做出科學的解釋。

養魚人和魚鷹

文/佚名

有一個人的家裏有一片魚塘,他每年都要靠這片魚塘賺些錢,來養活自己和家人。可是魚塘附近有好多魚鷹,常常一群群地來抓魚吃,趕也不好趕,抓又抓不住,養魚人為此很是發愁。

有一天,魚鷹又來吃魚,養魚人跑過去衝它們揮揮手,魚鷹便受驚跑了。

養魚人忽然靈機一動,想出個好辦法。他紮了一個稻草人,讓它伸開兩臂,穿著蓑衣,戴著鬥笠,還拿了一根竹竿,就像一個養魚人的樣子。養魚人把稻草人插在魚塘裏嚇唬魚鷹。起初,魚鷹以為是真人,因此很害怕,隻敢在草人的上空盤旋,一點都不敢接近它。

這樣過了幾天,魚鷹果然沒再來吃魚。可是漸漸地,它們見魚塘裏的人總是一動不動,就起了疑心,不斷地大著膽子飛下來看。這樣一來,它們很快就發現這是個假人了,就又飛下來啄魚吃。魚鷹吃了一條條的魚,肚子吃飽了,就站在草人的鬥笠上,邊曬太陽邊休息,很是悠閑,還不停地發出“假假、假假”的叫聲,好像是在嘲笑養魚人說:“假的,假的,這個人是假的啊!”

養魚人生氣極了,他恨恨地盯著得意洋洋的魚鷹,良久,他忽然心生一計。

趁著魚鷹不在的時候,養魚人悄悄把草人從魚塘裏拔出來拿走了,然後自己披上蓑衣,戴上鬥笠,手裏拿根竹竿,像草人一樣伸開雙臂站在魚塘裏麵。

過了一會兒,魚鷹又來了,它們以為魚塘裏還是原先的假人,就又放心大膽地下來吃魚。吃得飽飽的,魚鷹又飛到養魚人的鬥笠上休息,“假假、假假”地叫喚著。養魚人趁著它不注意,一伸手就抓住了魚鷹的爪子。魚鷹使勁地鼓動著翅膀,可是怎麼也掙不脫。養魚人笑嗬嗬地說:“原先是假的,可是這一回是真的啊!”

“辦法總比難題多”。思路靈活的人,總能夠找到問題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一舉徹底解決問題。

跨越沙漠的河流

文/佚名

有一條河流從遙遠的高山上流下來,經過了很多個村莊與森林,最後它來到了一個沙漠。它想:“我已經越過了重重的障礙,這次應該也可以越過這個沙漠吧!”當它決定越過這個沙漠的時候,它發現它的河水漸漸消失在泥沙當中,它試了一次又一次,總是徒勞無功,於是它灰心了:“也許這就是我的命運了,我永遠也到不了傳說中那個浩瀚的大海。”它頹喪地自言自語。

這時候,四周響起了一陣低沉的聲音:“如果微風可以跨越沙漠,那麼河流也可以。”原來這是沙漠發出的聲音。

小河流很不服氣地回答說:“那是因為微風可以飛過沙漠,可是我卻不行。”

“因為你堅持你原來的樣子,所以你永遠無法跨越這個沙漠。你必須讓微風帶著你飛過這個沙漠,到你的目的地。你隻要願意放棄你現在的樣子,讓自己蒸發到微風中。”沙漠用它低沉的聲音這麼說。

小河流從來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情,“放棄我現在的樣子,然後消失在微風中?不!不!”小河流無法接受這樣的概念,畢竟它從未有這樣的經驗,叫它放棄自己現在的樣子,那麼不等於是自我毀滅了嗎?“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小河流這麼問。

“微風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後飄過沙漠,到了適當的地點,它就把這些水汽釋放出來,於是就變成了雨水。然後這些雨水又會形成河流,繼續向前進。”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還是原來的河流嗎?”小河流問。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條河流或是看不見的水蒸氣,你內在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你會堅持你是一條河流,因為你從來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本質。”

此時小河流的心中,隱隱約約地想起了自己在變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風帶著自己,飛到內陸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後變成雨水落下,才變成今日的河流。於是小河流終於鼓起勇氣,投入微風張開的雙臂,消失在微風之中,讓微風帶著它,奔向它生命中(某個階段)的歸宿。

我們的生命曆程往往也像小河流一樣,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礙,達成某種程度的突破,往理想中的目標邁進,也需要有“放下自我(執著)”的智能與勇氣,邁向未知的領域。當環境無法改變的時候,你不妨試著改變自己。

為了達到目的,有時我們要懂得變通,懂得順應潮流,才能找到一條生存之道。學會轉換思維,靈活地跨越生命中的障礙,對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神偷的疑惑

文/佚名

清朝乾隆年間,京城出現了一個專偷皇宮寶物的神偷。他來無影,去無蹤,縱使紫禁城內牆高池深,戒備森嚴,但是這都不放在他的眼裏,依舊是來去自如。隻不過皇宮內大大小小的瑣事何等繁雜,出現一名小偷,倒也沒有驚動到高高在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