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2日中午,英國海軍和空軍重兵布防的英吉利海峽上空,一架英國戰鬥機在例行巡邏。突然,飛行員發現有一隊德國艦隊大搖大擺地從遠處開了過來,他立即將這一發現向司令部報告。英國司令部的軍官們大惑不解:德國艦隊怎麼可能在大白天從英吉利海峽通過,是不是飛行員看錯了?英國人忙於思考和爭論,卻沒顧及到時間正一分分溜走。直到過了近一個小時,又一架英軍偵察機發現德艦已經闖入海峽最窄也是最危險的地段了,並且正在全速行駛。英軍指揮官們這才意識到敵情的嚴重性,等他們判明敵情,調集部隊,下令進攻時,德國艦隊已經遠離了最危險的地段,給其致命打擊的機會已然喪失。整個下午,英軍雖然不斷出動飛機、驅逐艦對德國艦隊進行攔截,但由於倉促上陣,反而被嚴陣以待的德軍給予沉重打擊。就這樣,德國海軍在英國人的眼皮底下,將駐泊在法國布雷斯特港內的艦隊順利地移至挪威海麵,增強了那裏的戰鬥力。

原來,這一切都是德軍為完成這次戰略轉移精心策劃的大膽行動。因為從法國到挪威有兩條路線可走,一條是向西繞過英倫諸島北上,這條航線路途遙遠,費時費力,如果遭遇兵力占絕對優勢的英國軍隊,後果不堪設想;

德軍智闖海峽的故事也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創新教學課。出其不意,反其道而行之,正是德軍這次軍事行動得以成功的基石。創新也是這樣,惟有出其不意,才能有所創新。另一條航線則是直穿英吉利海峽,但此處有英海、空軍的重兵布防,同樣是危機重重。最後,德軍指揮官經過反複權衡後,決定在英國根本沒有想到的情況下,出其不意地闖過英吉利海峽,在夜間出發,白天通過英吉利海峽最危險的多佛和加萊之間的地段。

這一大膽冒險的行動果然獲得了成功,龐大的德國艦隊在飛機的掩護下,在英國人認為絕不可能的時候出現,英軍來不及判斷和阻撓的情況下,明目張膽地闖過英吉利海峽,給英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戰爭教學課。

兒童租房

文/佚名

一對夫妻在城裏打工,他們想先找一處房子住下來。找來找去,最終看中了一處公寓,因為那招租廣告上的條件最符合他們的要求。

他們按地址找到了這處房子。房東是一位老大爺,一看到他們帶著一個小男孩兒,就說什麼也不願將房子租給他們。夫妻倆急了:“我們都跑了一天了,對你的房子很滿意,價錢也可以再商量。再說,我們現在也沒有地方可去呀。”“實在對不起了,”房東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你就是加些租金也不行,因為我不打算把房子租給有小孩兒的住戶。”

一般人習慣於按照一般性思維去思考問題,最後往往進退兩難,這樣很容易使事情陷入僵局。這時,隻要你開拓自己的思維,從事物的不同方麵、不同角度去考慮,就不難發現捷徑。要知道,方法總比問題多。“這孩子過幾天就要送到他爺爺奶奶那兒去了。”

可是,房東一聽就知道這是編出來的瞎話,他不想再爭辯了,轉身走進屋裏。

這時,他們那6歲的兒子將這一切看在眼裏。他說:“爸爸媽媽,不要著急,我有辦法。”說完,他走上前去,用小手敲起門來。

門開了,房東又走了出來,見還是他們,便一句話也沒說就要回屋。小男孩兒一把拉住他,說:“老爺爺別走,這個房子我來租,我沒有孩子,我隻有爸爸媽媽。”

房東一聽,竟然同意了。原來房東想到自己年歲大了,不想把房子租給有小孩兒的家庭,是因為怕吵鬧。現在看著小男孩兒這麼懂事,當然願意把房子租給他們了。把地毯鋪到長沙

文/佚名

深圳有位實力雄厚的建材老板,專做裝飾材料生意,他想在湖南尋找地毯生意,就先後派遣3名業務員在長沙調研和分析市場。

第一名業務員3天後就匆匆歸來,他的調查報告很簡單,可歸為最後一句話:“我發現這兒的家庭幾乎不鋪地毯,沒有市場。”

第二名業務員去了一個星期,他的調查報告也可歸為最後一句話:“這兒的人目前雖然沒有鋪地毯的習慣,但從他們的談話中,似乎有市場可挖掘。”

做人和做事一樣,都需要創新。市場無處不在,關鍵是敢於和善於做第一人。第三名業務員去了一個月,他的調查報告十分詳細,最後的結論是:“這裏的人之所以不鋪地毯,是因為裝飾材料店的老板沒有心情做地毯生意,認為顧客少,幾乎賺不到錢。而且,我們生產的地毯他們不歡迎,價格太高,品種太少……如果我們公司舍得花錢,重新去開發生產一些大眾化價格(當地人經濟水準有限)的地毯,在這裏地毯是有錢可賺的,因為這個城市的人又惜錢又要麵子,生產廉價的地毯正投其所好。”

5個月後,這家公司終於生產了一批“可賣性”極強的大眾化地毯,並在長沙市內設立了兩家地毯專賣店。開始3個月虧本,繼而收支持平,半年後便略有盈利了,一年後,長沙人家庭鋪地毯形成了一種風尚,公司自然大賺特賺。就這樣,一個“不買”地毯的城市,讓深圳老板將地毯生意做起來了。由小事引發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