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斯進大學後不久,便決定以教學為終身事業。在求學時期,他曾追隨幾位全國最著名的教育家學習。最後,他完成大學教育,具備了豐富的理論與技能,但令他感到非常有趣的,是發現那些教授教導他的,正是父親早就知道的東西——不斷學習的價值。

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所學到的東西,每天都努力學點新的東西。這一天才稱得上是沒有白費。

要挖掘最大的潛力

文/佚名

伍德是音樂係的學生,這一天,他走進練習室。在鋼琴上,擺著一份全新的樂譜。

“超高難度……”伍德翻動著樂譜,喃喃自語,感覺自己對彈奏鋼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穀底,消靡殆盡。

已經3個月了!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整人。

伍德勉強打起精神,他開始用手指奮戰、奮戰、奮戰……琴音蓋住了練習室外教授走來的腳步聲。

指導教授是個極有名的鋼琴大師。授課第一天,他給自己的新學生一份樂譜。“試試看吧!”他說。

樂譜難度頗高,伍德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還不熟,回去好好練習!”教授在下課時,這樣叮囑學生。

伍德練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測試。沒想到,教授又給了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試試看吧!”上星期的課,教授提也沒提。伍德再次掙紮於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第三周,更難的樂譜又出現了。

同樣的情形持續著,伍德每次在課堂上都被一份新的樂譜所困擾,然後把它帶回去練習,接著再回到課堂上,重新麵臨兩倍難度的樂譜,卻怎麼樣都追不上進度,一點也沒有因為上周的練習而有輕車熟駕的感覺。伍德感到越來越沮喪和氣餒。

教授走進練習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須向鋼琴大師提出這幾個月來自己承受的巨大壓力。

教授沒開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樂譜,交給伍德。“彈彈看!”他以堅定的目光望著學生。不可思議的結果發生了,連伍德自己都驚訝萬分,他居然可以將這首曲子彈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讓伍德試了第二堂課的樂譜,學生依然呈現超高水準的表現……演奏結束,伍德怔怔地看著老師,說不出話來。

“如果,我任由你表現最擅長的部分,可能你還在練習最早的那份樂譜,就不會有現在這樣的程度……”鋼琴大師緩緩地說。

在學習中,你必須承受壓力,才能不斷挖掘潛力,提高能力。

不要永遠居於人後

文/佚名

福建寧化人黃慎,少時跟同郡的一位老畫家上官周先生學畫,他學得很認真,心靈手巧,經過一段時間,就將上官周畫花鳥、山水、樓台的藝術技巧與精神實質都學到手,畫得很好。人家稱讚他已學到家了,他自己卻覺得不滿足,好像是缺少了一點兒很要緊的東西,認為自己還不是稱職的學生。

有一天,他又捧著先生上官周的名畫,看著看著,整個精神都集注在上麵,忽然歎起氣來,說:“吾師上官周先生技絕,我難以與老師爭名啊!但一個有誌氣的少年應當自立。我黃慎豈肯永遠居在人後!”

他像發了瘋病似的,忘了早晨與黃昏,忘了飽餓與冷熱,好幾個月都在思索著這個問題,但就是找不到新的一條路徑。

上官周知道了學生的苦悶,就啟發黃慎去多讀多看。黃慎聽了老師的指點,書法學懷素,詩仿金元,畫摹天池,博覽百家作品。但到了他自己作起畫來,卻覺得畫中處處有別人的痕跡,還是闖不出自己的路。他展不開眉,舒不了心。

有一天,上官周忽然問黃慎:“你讀了張欽的詩嗎?”

黃慎說:“先生,學生讀過了。”

但過後想想:先生問我這話總有道理。於是,就再細讀張欽的詩,才知張欽詩中有畫,所以詩的意境很美。他不禁問起自己來:“黃慎黃慎,張欽詩中有畫,你黃慎畫中要不要有詩?” 一時他不能明確回答這個自己提出的疑問。

他上街,在街道上走著想著,想著走著,終於領悟到:上官周先生的畫,張欽的詩,懷素的字,他們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但我黃慎又怎樣呢?這樣,豁然開朗,眼前天地開闊了。他匆匆忙忙地跑進最近的一座店鋪中,向店老板借了紙與筆墨硯台,就在店堂的案桌上麵揮起畫筆,畫起他心中的那些美妙的東西。

黃慎這個稀奇古怪的舉動,驚動了店裏的老板夥計,更招引得過路的人們進店堂來看個究竟,不久,店堂裏外站滿了看畫畫的人。

黃慎好像沒有看見一個人,隻專心致誌地揮著他的畫筆。畫好了,筆一擲,忽然拍著案桌大叫起來:“我得到了!我得到了!”

在學習中不要輕易滿足,要努力追求“更上一層樓”的境界。圍觀的人們聽不懂怪畫家的怪話,隻望著他作的畫,畫麵上筆墨不多,畫的什麼也看不甚清楚,還以為這畫家是發了瘋哩。

黃慎這才發現許許多多人圍著看他的畫。他向大家笑嘻嘻地揮揮手。圍觀的人們開始散去,說也奇怪,離開一丈多遠,再看看那畫麵,潦潦草草的筆墨突然顯現成幾莖水仙,有的才長出,有的開著兩朵鮮淋淋的花。那水仙與水仙花,充滿著初生勃發的神態。大家越看越喜愛,異口同聲稱讚:“怪人怪畫,就是怪,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