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胖子大約是挖了五六分鍾,我們才打通了一個碗口大小的洞。因為是斜的,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把它打出一個規模來。這個還隻是一個平常倒鬥裏頂多算得上是一個探墓的工作。一般的古墓可不會就隻離地麵一米多一點。
要按照我的記憶,我們下過的所有的古墓離地表怎麼說最淺的都有個五六米。五六米別看還隻是個位數,你要是麵前站著一個五六米的人你就知道有多高了。我們下去都是一個麻煩。更何況我們這還是倒鬥。而五六米的距離,還隻是打到墓門口而已。下麵有多深,多半都是看造化。
但是一般的墓穴它都是迂回形狀的。迂回形狀是什麼形狀呢?我對於古墓的完整圖我一般是很少見的,有限見過的都是那些大考古隊發掘出來的。那些的迂回形狀大約是外麵一個正方形,裏麵四通八達的都是一些小墓室,中間一個主墓室安葬。
而所謂迂回就是有高有低。一般的古墓有兩個出口。這一點我記得我是解釋過的。因為古墓裏麵是常年閉塞的。就算沒有兩個出口,也會有一個兩個“通風口”是永遠開著的。所以那些厲害的土夫子前輩都是摸通風口進去的。
古墓的兩個通風口的位置一般較上。而且開口較小,它的作用並不是真的給裏麵的玩意還換氣。畢竟這樣會導致起屍的概率增大很多。一般人家隻要不是想害人都不會把這東西做太大。而墓室裏麵未能排出去的毒氣,一般來說密度都是大於空氣的,因為很多都是混合氣體。所以毒氣一般都在古墓下部分。
而迂回就會讓這整個古墓有高有低。所以按理來說,一般隻要你能在古墓裏找到迂回點,就能夠暫時的確保不會因為過量吸入毒氣而死亡。
當然排除裏麵有粽子的情況。
而如果是一個正方形的古墓,迂回點大部分會做在四個角的位置,但是看情況,古墓會把門作為一個通風口,另外隻需要做一個小口就可以了。或者修築工匠懶一點,在自己挖後路的時候順便給填上,挖一個小洞或者做一排小孔做通風口也不是沒有的。
而說道通風口就是以前說的那個最主要的作用,防止突然打開墓門壓強過大直接摧毀裏麵的墓穴。這才是通風口最主要的作用。但是墓穴關閉的時候,看似隻有一個通風口是通暢的,但是墓門總會有縫隙。大家勻一點出來的空隙差不多,氣壓也就能夠維持在一個較好的狀態。
而當墓門打開的時候,雖然有通風口緩和,但是氣壓也遲早會變化,所以這就是看電影的時候經常會有主角在盜墓,結果每次最後的時候墓穴要塌了,這也是常事。
我們把洛陽鏟給抽回來,放回包裏。我們打著手電往下看發現下麵全是青磚。我和胖子把這個洞穴挖大了之後胖子便跳了下去在青磚上麵摸索了半天,不知道看出了什麼東西來。杆子哪邊也一直在石佛旁邊摸來摸去就是不說話。
老子心裏苦啊!就是說不出啊!我怎麼感覺這兩個家夥是故意蒙我呢?我當時有這麼一種感覺,恨不得從後麵抄起一板磚給他們兩個人一人悶一磚。胖子搞的一身泥,然後才爬了上來,然後對我說道,“下麵被銅水焊死了。估計不用炸藥是炸不開的。”
“別,胖爺你就按分點別用這玩意。這東西到時候留著逃命有奇效的。您老給我悠著點。”我學著北方人的說話方式好好的嘲諷了胖子一會。也不是我想刻意嘲諷他。首先是他這個人本身就喜歡亂來,碰到什麼時候喜歡用炸藥。而我上次也不是沒吃過虧。碰到用鐵水焊死的青磚縫隙基本上是打不開的。你有炸藥也未必能打開。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覺得還是沒有必要搬用炸藥這玩意。畢竟這東西炸了就炸了,炸了就再也沒了。指不定下麵的玩意還不能炸。更何況旁邊還有居民。我看杆子在石佛頭上的蚊子包上敲了幾下,然後握緊拳頭猛地往下一砸,這石佛的腦袋居然被直接砸開了。杆子用手電筒一晃。
我們立即問看到了什麼,杆子說裏麵是一群死屍蟞。估計是以前都是凍土。最近他們睡在這裏把土地弄鬆了才出來的。以前都沒出來過所以大部分都互食,基本上都死了。胖子說都死了還堵在這裏看得揪心送它們上路。然後拿起火折子點燃之後就往裏麵丟。火焰很快就竄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