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審美素質培養(2 / 3)

5.審美能力訓練培養高中生的豐富想象力與創造力,對造就開拓、創造型人才有重要意義想象力與創造力來自人的大腦思維。人的大腦左半球與右半球各行其職:左半球腦以語言、理解、邏輯思維和計算等活動占優勢;右半球腦以形象感知、記憶、時間概念和空間定位、音樂和想象、情緒和感情等活動占優勢。人們往往注意左腦抽象思維的開發而忽略了右腦形象思維的培養,而審美能力訓練對於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平衡與協調大有好處。實踐證明,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多是右腦發達型的。右腦能力的擴展,正是發展想象力的物質基礎,所以達爾文說:“每周至少聽一次音樂……失去這些愛好,無疑就會失去一部分幸福,也許還會影響智力”(摘自達爾文《物種起源》)。愛因斯坦在科學研究中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終身學習與研究的知識,一是音樂,二是物理。他認為:“音樂和物理學領域裏的研究工作,雖不屬於一個族係,但彼此之間卻有著相同的目的——力求反映出未知的東西,在這方麵,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摘自《科學世界》:愛因斯坦與音樂)。愛因斯坦夫人曾記述:“相對論”誕生的前些天,愛因斯坦即心神不定。有一天他在鋼琴上彈了一組旋律之後,就把自己關在樓上的書房裏。過了兩個星期寢食不安的日夜,然後滿臉蒼白須發蓬亂地走下樓來,拿著一疊手稿,那就是改變了物理世界的“相對論”。藝術素養對於培養造就開拓、創造型的人才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6.審美能力訓練是促進人的形體美與氣質美的重要教育手段審美能力訓練可以使人懂得怎樣欣賞和追求健康的形體美。舞蹈或藝術體操正是通過身體自然動作到程式動作的訓練和表演,反映出人的優美、健康、均衡的氣質美與體態美的藝術。它規定人的每一舉止動作都在音樂的伴奏下,使身體、舞姿的運動和諧地配合,以表現人體曲線的柔美、男性的矯健的有節奏的動感。它既是現實生活中動態的摹擬,又是使現實動態呈現出典型化、規範化的結果。現在健美操的盛行,不僅借鑒現代舞的表演技巧和強烈的節奏感,而且把美的觀念貫穿於體育運動的形式中以達到健康的形體美,這對於增強人的體質,保持人體的比例諧和的美,無疑是大有益處的。審美教育還可以培養人的高雅氣質,使人的風度、神態、舉止、言談等方麵更加訓練有素、不卑不亢、文明得體。人的形體美、相貌美這種外在的美,往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易逝;但是,人的氣質美這種內在的美卻不受年齡的限製,並且還會隨著長期的美育修養,隨著知識與才能的增長、人品的成熟,愈加放射出美的、高雅氣質的光輝神采。

我們可以看出審美能力訓練所提供的感性直觀的形式和美的藝術作品;審美能力訓練所產生的情感力量與創作熱情;審美能力訓練所培養的審美感知、審美欣賞能力與開拓創造性的能力等,不僅與德、智、體三育互相滲透,並且有助於德、智、體三育的實現,而且對培養全麵發展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於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都有重大作用。

三、審美能力訓練奠定事業宏基

案例一早期審美能力訓練促寧鉑成超才

一個人兒童期所受的教育,影響他以後美感的發展,甚至會對一個人的未來起決定性的影響。人們熟知的超常少年寧鉑便是如此。他13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第一期少年班,18歲畢業留校任助教,給研究生講授高等數學。寧鉑之所以具有這樣高的天賦,與他小時候接受的良好家庭美育分不開。“寧鉑的祖母是一個有知識的人,受過師範教育。當寧鉑隻有一歲半時,她便給他念、講連環畫和看讀識字卡,這種類似催眠曲作用的方法,使他受到愛的教育,又激發了他的好奇心。祖母和父親給寧鉑講科學故事和科學童話,是經常的事情。有一次,父親給寧鉑講了一個故事。天上有顆牛郎星,有顆織女星,一天,牛郎想見織女,給織女拍了個電報,說明天在銀河邊見麵。第二天牛郎去了,連織女的影子也沒見著。這是為什麼?寧鉑不能回答,父親便抓住機會給他慢慢開導。於是,幼小的寧鉑對無限美好的星空發生了興趣。”這些包含有審美訓練因素在內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為寧鉑後來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並迅速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個例子說明,兒童啟蒙時期是人的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應該盡力為兒童和青少年創造良好的家庭美育環境,逐步引導他們熱愛生活,追求知識,激發幼兒愛美惡醜的感情,培養他們對周圍生活、對大自然的感受力、想象力、創造力。

案例二審美訓練奠定達爾文事業宏基

達爾文從學生時代起,就喜愛詩歌、戲劇、繪畫和音樂,時常接受這方麵能力的訓練,這使他的思想充滿活力,成為“進化論”的奠基者。但後來由於工作繁忙,喪失了對藝術的興趣,導致“思想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機械”。他晚年深深感到:“對藝術愛好的喪失會引起心靈的一部分能力——能夠產生更高級的意識形態的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並說:“假如我能夠從頭再活一次,我一定要給自己規定這樣一個原則:一個星期之內抽出一定的時間去讀詩和聽音樂。隻有這樣,我現在業已退化的那一部分能力才能在持續不斷的使用中保持下來。”

四、推薦書目:《教育新概念:青少年美育》

杜衛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本書中,作者首先界定了青少年美育的範圍,論述青少年美育的目的與意義,闡述當代青少年美育的基本理論,然後描述青少年審美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所在,進一步指出中學藝術教育與校園審美文化的關係,當代青少年美育中閑暇時間的利用,通俗文藝與當代青少年美育的關係,同時,論述了青少年文學、影視、音樂的創作與評論。

本書以當代青少年美育的理論與實踐為對象,通過對大量材料的深入分析和理論研究,揭示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情感奧秘,探討了青少年美育中存在的問題,建構當代青少年美育的基本理論框架,提出了加強和改善青少年美育工作係統的設想和建議,更重要的是,在本書中作者在書中係統地列出了審美訓練的方法,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對廣大青少年、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並富有啟發意義,對高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本較好的參考材料。

審美素質的培養方法

一、開展音樂樂園活動

活動簡介: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同時可以結合適當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個活動通過唱、遊、舞的形式,同時把三者結合起來,使學生既有興趣,又得到鍛煉,受到教育,是一個有特色的活動。

活動目的:

(一)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生活、愛勞動及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教育,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訓練學生歌表演能力和身體動作協調性,及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能力。

(三)複習鞏固音樂知識,並練唱音準,訓練讀拍節奏的能力。

活動要求:人人參與,主動參與,聽從指揮,遵守規則。

活動內容:

(一)歌表演。

(二)音樂遊戲:“小音符找家”、“彈鋼琴”、“摘蘋果”。

(三)集體舞:《三人邀請舞》。

活動準備:

(一)電子琴、錄音機、五彩繩、唱名頭飾、節奏卡、打擊樂器、“蘋果樹”。

活動程序:

(一)放錄音:《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律動進教室——上貼“音樂樂園”。

(二)簡述活動內容、要求:

音樂樂園到了,讓我們在這裏盡情玩耍。小朋友們可以唱歌、跳舞,還可以做音樂遊戲,從中既鞏固了音樂知識、技能,又可得到思想教育和藝術熏陶。好,下邊,老師看哪些同學活動最積極、最認真,我們最後評出紅旗小組及小紅旗手。

(三)活動(A):歌表演。

1.猜謎形式引入:

師:老師請大家猜個謎語,猜到的同學可以點一個節目。謎麵是:小尖角,頭朝地,見了它,換口氣。猜一個音樂記號。(換氣記號)

2.師:很多同學都猜到了,你們想點什麼節目?(抽幾個學生回答)他們說歌表演,好嗎?

3.抽一部分同學到中間表演,其他同學在原位起立,全體共同進行歌舞表演。由學生自己訂要表演的歌曲。如:《咱們從小講禮貌》、《粉刷匠》、《小紅帽》等。

4.每唱完一首歌曲後,及時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勞動、愛生活及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教育。

5.師:下邊,我們邊唱邊請個樂隊伴奏,好嗎?那,哪些同學願意上台當樂手,組成一個小樂隊?(抽學生上台用打擊樂器伴奏。)

6.師分發打擊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等。並分別講明伴奏方法:鈴鼓:碰鈴:雙響筒

7.另再抽學生到場中歌表演,台上樂隊伴奏,師電子琴伴奏,台下學生共同表演唱。

(四)活動(B)音樂遊戲。

1.“小音符找家”:

(1)師:你們看,這兒有五彩繩呢!它就像什麼?哦,對,就像五線譜。(把五彩繩放於地上)下邊,我們就來做一個音樂遊戲:“小音符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