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貶值的後果(2 / 3)

然而,上述效果是以日元單方麵貶值為前提的。如果日本的貿易對象國也相應調低彙率,日元貶值的這些效果則將大打折扣,甚至被抵消。不過,即使其他國家維持原有的彙率政策不變,在世界經濟普遍低迷的環境下,日元貶值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日本的出口,也頗值得懷疑。

對於日本經濟現存的問題,日元貶值隻能起一些緩解作用,不具有根治效果,不可能成為振興經濟的靈丹妙藥。首先,日元貶值的效果主要體現在增加出口上,而出口在近年日本GDP中的比重僅為10%左右。如果沒有國內消費和投資信心的恢複,就難以啟動占GDP90%的需求。其次, 經濟的振興有待於民間設備投資恢複增長。但在現有產業結構下,出口的增加充其量隻能啟用部分過剩設備和提高設備開工率,難以帶動民間設備投資增長。設備投資增長需要有新的、有利的投資領域,這是日元貶值所不能提供的。即使日元貶值可暫時抑製資本外流,留下來的資本也未必能轉為國內。第三,日本經濟低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市場飽和,需求不足。日元貶值的效果僅僅是促使需求發生轉換,使一部分需求由購買進口貨轉為購買國產品,並不能創造新的需求,不能解決市場飽和的問題。第四,日本經濟現存的問題,諸如銀行業的大量不良資產,政府的巨額累積債務,國民對未來生活感到不安等等,都不是靠日元貶值就能化解的。第五,貨幣貶值是一把雙刃劍,有積極作用,就有消極影響。日元貶值在促進出口的同時,也使進口支出增加。日本所需要的石油近乎100%地依賴進口,大部分工礦業資源也主要靠進口。日元貶值意味著進口同量資源需要支付更多的日元,這將導致進口物價全麵上升。在生產技術和加工工藝不變的情況下,進口資源價格上升,將全麵抬高產品的生產成本,這對以後擴大出口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三、美國為何寬容日元貶值

美國與日本經濟關係密切,在以往多次發生的日元大幅升值中,都有美國的壓力在起作用。然而,與過去不同的是,美國對最近發生的日元貶值表現出少有的寬容與“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 第一,維持美元強勢地位的需要。美國之所以要維持強勢美元,其主要目的在於吸引全世界的資金。眾所周知,美國國內的儲蓄率很低,有的年份甚至是負數。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經濟繁榮在相當大程度上是靠外來資本支撐的。在IT泡沫破滅和“9.11”事件的雙重打擊下,美國更需要靠強勢美元吸引外來資金,幫助美國渡過艱難期。

第二,在國際紛爭等熱點問題的解決上,美國有求於日本。日本是當今世界的資本剩餘大國,其貿易收支盈餘、經常收支盈餘、對外純資產額,均居世界第一。1999年,日本一個國家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ODA)占世界ODA總額的27.2%。2000年末,日本的外彙儲備是其他6個主要發達國家外彙儲備總額的1.3倍多。冷戰結束後,世界上局部熱點和爭端接連不斷,而解決這些地區爭端,都不能沒有資金方麵的支持。日本是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國,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要充當世界警察,不能沒有日本這個“世界頭號財東”的配合,否則,它的指揮棒就不靈。

第三,美國對日本經濟的長期蕭條不無關係。日本出口競爭力的下降,20世紀80年代後期發生的泡沫經濟,90年代的經濟蕭條,都與日元升值有關,而迫使日元升值的魁首是美國。美日兩國學者的一項共同研究結果指出:從70年代以來,“美日兩國的商業爭端是決定日元兌美元彙率的核心要素”;“1971年以來,美日兩國政府在執行商業政策、彙率政策及貨幣政策過程中相互影響,形成了‘日元升值綜合症’”,“一般來說,美國政府總是綜合症的始作俑者”。日本國內的反美情緒和民族主義情緒,隨著日本經濟蕭條時間的拖長而變得越發強烈。對此,美國不能不有所顧及。

美元與日元是互為漲跌的關係。日元貶值即意味著美元升值。當前,美國需要通過日元貶值來突出美元的強勢地位。然而,如前所述,日元貶值具有阻礙日本資本外流的作用。迄今,對美國投資最多的國家是日本。日元貶值固然有助於鞏固美元的強勢地位,但同時也將抑製日本對美國的投資。此外,還有可能加劇美日之間的貿易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