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小禪
那天,一家人在一起看王小丫的《開心辭典》,發現越來越喜歡這個節目,因為充滿了智慧和人性化的美麗。
總有許多夢想會被實現,總有前麵的陷阱在等待著你,王小丫的微笑卻永遠那麼迷人。她總是問你,繼續嗎?如果繼續就有兩種結果,一個是成功,接著往前進;一個是失敗,退回到你原來的起點。不進則退,不可能讓你在原地呆著,還能保持住已經取得的成績。
答對十二道題的人並不多,往往是三道、六道或者九道題就淘汰出局了,但我看了很多選手,都是一直往前。有一個人,已經到了第九道題,但因為一次失誤,又回到了從前的點數。
一種新玩法,非常刺激。
此時,我正在猶豫是否考研,就業壓力大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許多人都在考研考博,其實不過是找一個避風港而已,暫時讓自己再回到象牙塔裏。其實於我而言,這樣的前進,似乎意義不大。
我知道自己更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或者再確切點說,我希望在社會上魔練自己。
弟弟在讀大二,那天他也在,他一直說:“姐,考研吧,現在考研多熱啊,將來大本還上哪混去啊?”
我知道他說得不對,那些ceo們好多連本科都不是,學曆並不能證明一切,麵對兩難的選擇,我真的在彷徨。
那個答題的人一直很幸運,一路到了第九道題。他懷孕的妻子就在台下,去掉一個錯誤答案、打熱線給朋友、求助現場觀眾,他都用過了,到了第九題,當他把自己所有設定的家庭夢想都實現後,王小丫問,繼續嗎?
“不,”他說,“我放棄。”
我一愣,王小丫也一愣。因為很少有人放棄,那是在全國電視觀眾麵前,失敗或成功都可以理解,本來就是一場智力加機遇的遊戲。
但他放棄了。弟弟說:“真不像個男人,要是我,一定會答。放棄幹什麼,太保守了,不就是答錯了往回扣分嗎,萬一答對了呢?”
王小丫,繼續問他:“真的放棄嗎?”而且一連問了三次。
他連猶豫都沒有,然後點頭,真的放棄。
“不後悔?”王小丫問。
他笑道:“不後悔,因為應該得到的已經得到了。”
坐在電視前的我,心裏一陣激動,多好的話啊,不後悔,因為應該得到的已經得到了。
最終,他隻答了九道題,沒有接著衝向完美的十二道,但是他說,已經很滿足了,因為人生有許多東西必須要放棄才會得到。
“必須要放棄才會得到!”多好的一句話啊。
另一個男主持人問他:“如果將來你的孩子長大後問你,‘爸爸,那天在《開心辭典》你為什麼放棄了?’你會怎麼說?”
他說:“我會告訴他,人生並不一定非要走到最高點。”
主持人說:“那你的孩子如果問,‘那我以後考80分就滿足了。’你怎麼說?”
他笑著說:“如果他覺得高興,如果他付出自己應該付出的努力,那麼我認同。”
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那是一種更豁達的人生態度吧,從來我們都以為要追求、永遠追求,要一直向前,哪怕跌得頭破血流。爬山時我們要達到山頂,在半山腰上停下的人會被看不起;跑步時我們要撞到紅線,仿佛那才是惟一的目的。
但我也知道,也許半山腰的風景更美麗,因為空氣濃厚,所以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植物和動物;也許山頂上可以一覽眾山小,可誰知道它是不是顯得更加寂寞孤單?跑步的人,如果停下來看看風景有什麼不好?為什麼,非要去撞那條紅線?
從來不知道,原來,放棄也可以是一種快樂,一種美麗。
因為放棄是另一種姿勢,是我們準確地衡量自己把握自己後作出的最現實的決定,它不是保守,不是退縮,而是為了得到最好的應該屬於自己的一切。弟弟一直在說著那個人的保守和老土,一點也不酷,但我笑了,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了。
過了幾天,我告訴家人,我放棄了考研,到一家公司從秘書做起了。眼高手低,並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腳踏實地,尋找自己那塊應該屬於自己的天空,才是我真正要做的吧。
那天《開心辭典》對我的影響,是讓我找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在很多時候,在學會進取的同時,也應該學會放棄。
因為在理智的放棄麵前,放棄,是美麗的。
有句經典的台詞:你握緊拳頭,裏麵隻有空氣,你伸開雙手,你便擁有了世界!放棄自私,我們得到大愛;放棄緊張,我們擁有輕鬆……放棄是一種快樂,放棄是一種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