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承受能力,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就像不到關鍵時刻,我們很少能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有多大。有這樣一位農村婦女,她18歲的時候結婚,26歲趕上日本人侵略中國,在農村進行大掃蕩,她不得不經常帶著兩個女兒、一個兒子東躲西藏。村裏很多人受不了這種暗無天日的折磨,想到了自盡,她得知後就會去勸:“別這樣啊,沒有過不去的坎,日本鬼子不會總這麼猖狂的。”她終於熬到了把鬼子趕出中國的那一天,可是她的兒子卻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裏,由於缺醫少藥,又極度缺乏營養,因病夭折了。丈夫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兩天兩夜,她流著淚對丈夫說:“咱們的命苦啊,不過再苦咱也得過啊,兒子沒了,咱再生一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剛剛生了兒子,丈夫因患水腫病離開了人世。在這個打擊下,她很長時間都沒回過神來,但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她把三個未成年的孩子攬到自己懷裏,說:“娘還在呢,有娘在,你們就別怕。”她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一個個拉扯大了,生活也慢慢好轉起來。兩個女兒嫁了人,兒子也結了婚。她逢人便樂嗬嗬地說:“我說吧,沒有過不去的坎,現在生活多好啊。”她年紀大了,不能下地幹活,就在家納鞋底,做衣服,縫縫補補。可是,上蒼似乎並不眷顧這位一生坎坷的婦女,她在照看孫子時不小心摔斷了腿,由於年紀太大做手術危險,就一直沒有做手術,她每天隻能躺在床上。兒女們都哭了,她卻說:“哭什麼,我還活著呢。”即便下不了床,她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坐在炕上做針線活。她會織圍巾,會繡花,會編手工藝品,左鄰右舍的人都誇她手藝好,還來跟她學藝。她活到86歲,臨終前,她對自己兒女們說:“都要好好過啊,沒有過不去的坎。”
依瑞和弗蘭至今深深相愛,朋友們都說,他們倆是第三大道上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但卡彭特認為他們不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隻是像鄰居一樣的普通住家夫婦。不過這話看來不太可信,他們兩人隻要一提到對方就眉飛色舞,神彩飛揚。
無獨有偶,國外也有人勇敢的穿越了人生隧道,最終獲得了他們的禮物。
“在此之前我們都曾有過婚姻,也都很不幸。”卡彭特回憶那段不堪回首的離婚經曆,“當時我就像深深地陷在隧道裏,雖然心裏知道隧道盡頭就是光明,但這隧道實在是太長了。那可真是不堪回首,不提也罷。”
他們的婚姻有典型的紐約的羅曼史:他們是在紐約大學畢業生聯合會的董事會上認識的。“我立刻就知道她在各方麵都很完美,她既聰明,又善良。她是聯歡會成員,還是個聖潔的單身母親。還有,她很漂亮。”沙龍這樣就他的妻子。
卡彭特說起丈夫,語調就變得溫柔了:“我崇拜我丈夫,我是那麼愛他,我們在一起是那麼幸福,我們又有了孩子。你知道我現在最怕什麼?”她悄悄地說,“我怕我已經得到的太多了。”
人總是在遭遇一次重創之後,才會幡然醒悟,重新認識自己的堅強和堅忍。所以,無論你正在遭遇什麼磨難,都不要一味抱怨上蒼不公平,甚至從此一蹶不振。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人生沒有穿不過去的隧道,而隧道的盡頭就是屬於我們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