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放下,刹那花開(1)(1 / 3)

放下偏見,我們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修禪需要看透因果,但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放下無明我執,就是讓我們認識世界。放下自我偏見,就是承認自己與眾不同。放下愛恨情仇,就是讓自己享受人生。

都說放下,如何才能放下?

你可曾遇到過衣服越來越多,把小小的櫃子擠得都已經裝不下了,每天換衣服就跟打了一場小型戰爭似的,在櫃子裏麵翻來翻去,同時還要不斷防著有衣服因為太過擁擠而從櫃子裏掉出來這樣的情況呢?

空間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同樣每個人內心的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就如同這小小的衣櫥一樣,定時清理才會有空間來容納新鮮的事物。那些陳年舊事就不要再念念不忘了,不管是誰欠了誰,那都是故事了。我們需要繼續往前走,人生還有更好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經曆。

清理自己的衣櫥,把自己喜歡的需要的留下,清理自己的內心,把快樂的感動的留下。解放自己的心靈,才能飛得更高,開始我們新的生活。

什麼是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告別了過去,放下了對過去的執著,讓你的每一刻都全然地生活在當下,你才是新的。

你能對你過去的生命進行任何修改嗎?無論多有錢,多有力量,你都無法回到過去或者對過去進行修改。然而在每一個當下,你都擁有著全部的世界和全部的時間,包括你所有的過去,包括你的父母你的祖先你的家族包括全人類所有的過去,都在你的覺知之中呈現。你隻能為此刻做主,而此刻是一個無限。

相傳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他的麵前,運用神通兩手拿起了兩個花瓶,前來獻給佛陀。佛陀大聲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婆羅門於是把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在地上。佛陀又說:“放下!”婆羅門再把右手拿的那個花瓶也放在地上。然而,佛陀接著還是說:“放下!”黑指婆羅門隻得回答說:“我已經兩手空空了,沒有什麼可以再放下了,你為什麼還要我放下?”佛陀對他說:“我並沒有讓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都放下時,才能從生死輪回中解脫出來。”

清心寡欲就會輕鬆自在,隨遇而安就能自得其樂,放下就是解脫。做人其實不需要複雜的思想,隻要具備了這項簡單的智慧,其人生道路就遠離了痛苦與憂傷。

有一位同學的母親因病去世了,為此整天哭哭啼啼。有一天一位老師拿來了一杯水,在課堂上他問大家說:“你們認為這杯水有多重?”學生們有的人說20克,有的人則說50克。這位教師轉而問道:“這杯水的重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看到大家一時沒有答案,他接著說:“拿一分鍾,每個人都沒有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有許多人感到手酸;拿一天,可能有人會累得癱倒了。其實我非常同情那位同學的遭遇,但是她為了她母親去世在這裏已經哭了一個多星期了,這樣下去她的結果將會怎麼樣啊?”聽到這位教師如此中肯的善意勸導,那位同學終於恍然大悟了,馬上停止了抽泣。

一杯水的重量其實是一樣的,但是拿得時間越久,就會感覺越來越沉重。同樣的道理,人在麵對各種精神壓力時如果不懂得放下,時間長了就會被壓垮。人在人生的修行中如果不能放下各種執著心和欲望,就會被各種痛苦的意念束縛。

生活之禪在於生活,如何修禪,如何獲得快樂的人生,還是要靠我們對生活的觀察,讓我們的內心經常保持一顆空的狀態。學習到的東西,我們不但要理解,還要將它們給忘掉。唯有如此,我們才會有一個更加純潔的心靈。

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裏躑躅不前。由於她穿著絲綢的裙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來吧!小姑娘,我背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

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後和師弟繼續前進。

師弟跟在師兄後麵,一路上心裏不悅,但他默不作聲。晚上,住到寺院裏後,他忍不住了,對師兄說:“我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親近女色,你今天為什麼要背那個女人過河呢?”

“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掛在心上?”

我們都是那個小和尚。縱使我們現在看了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理解師兄的“放下”,可在我們的具體生活中,我們依然還是那個“放不下”的小和尚。

人生之難,不在於我們的人身有多麼的難過——每一個人的一分鍾都是同樣長的。我們過一天就年長一天,就老一天,這個對任何人而言難道都不是一樣的嗎?所以,我們都是那個無法“放下”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