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誤會,瀟然在言談間無意中得罪了一位老同事,當時她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瀟然擔心她生氣,回家後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次日清晨,瀟然匆忙地趕到單位,準備向她道歉,將誤會解釋清楚。瀟然忐忑不安地推開她辦公室的大門,卻沒有看到想象中陰沉的臉,她一臉陽光燦爛、神采飛揚地看著瀟然。瀟然小心翼翼地提起前一天晚上的事:“老師,昨天的事我誤會了……”話音未落,她打斷了我:“昨天?哦,我都忘了,你還放在心上啊。來,喝杯茶。”瀟然一愣,隨即恍然大悟。一句“忘了”,化開了兩人之間的尷尬,解除了瀟然的心結。
其實,我們生活中難免會遇到生氣的人和事,但是,不同的人對待事情的處理方法往往會有不同的做法。有的人,會把氣憤藏在心底,擰成一個心結;有的人,會讓自己選擇遺忘,把誤會和不愉快忘掉,還自己一個開朗的心境,也給別人一片燦爛的晴空。
我們之所以會不快樂,就是因為那些不快的想法總會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中,我們應該學會遺忘,該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沒有必要總跟自己過不去,而這也會讓心胸變得更加寬廣,對我們處理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想想平時在電視和書報上常看到的一些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些人,因為一點小過節,而耿耿於懷,心有千千結,於是,才上演了那些令人扼腕歎息的悲劇。古人雲:“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細細想來,還真是這麼個理兒。人生不如意十之*,遇到不順心、對自己生活無益的人和事,能夠學會遺忘,放下思想的包袱,把心放寬,何樂而不為?
兒童為什麼快樂多、痛苦少?那是因為兒童的記憶時間短。兩個孩子剛打過架,過一會兒又在一起玩了,早把打架的事忘了。而大人遠遠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大人要比孩子活得辛苦。有時候,也該學會遺忘。
上帝賜給我們最寶貴的禮物之一,便是“遺忘”。人生的路上,並非都是良辰美景、風花雪月,有時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和打擊。這時,我們就要學會遺忘。
學會忘卻,也就學會了寬恕別人,同時也解救了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何苦撐得那麼疲累,何不學著把該忘的都忘了,無論多麼風光或多麼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後,便會成為過去。所以,何必太在乎呢?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人離開這個世界,走向陰間的時候,必須經過一個叫奈何橋的地方。奈何橋邊住著一位叫孟婆的人。人死後都要先到她這裏喝上一碗孟婆湯,然後才能進入陰間。這種湯在喝下之後便會忘卻一切,忘記憂愁,忘記憎恨,忘記一切不愉快的東西。
其實,我們原本不必等到那一天,才去忘記煩惱、舒展眉頭,現在,我們就可以在心靈為自己製作一份孟婆湯,卸下心頭的沉重。
記憶盛不下太多的往事,一路走來,我們注定要忘記許多人與事。學會忘記是“去粗取精”,隻有忘記那些應該忘記的,需要牢記的才會在心底永存。
學會忘記是一種豁達的生活態度。忘記朋友有意或無意的傷害.才能建立至真至純的友誼;忘記戀人分手時的絕情,才能懷念有過的那些美麗繽紛的日子;忘記給予,才能不再希求知恩必報……
俗話說“覆水難收”,漫漫人生是不可逆轉的,當然也無所謂重新選擇的機會。也許生命裏曾有過失敗和傷痛,但那隻是過去的演繹,若沉湎其中,隻會是一種自傷。人不可能停止在昨天或過去。在有生之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讓自己懂得一門叫做“健忘”的哲學。
生命是一棵樹,“忘記”猶如樹上那些多餘的枝權,需要我們隨時修剪,隨時自省,生命之樹才會更加茂盛。
腳和鞋,誰更重要?
當你決定去追求更多更遙遠的幸福時,有沒有注意到,身邊的那份最平凡的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呢?淡然看人生,沒有那麼多浮躁的追求,你才能夠看到自己那份最美的幸福。
在和他結婚之前,她曾經有過一個男友。男友的各方麵條件都很出色,是她心目中勾畫了千萬遍白馬王子的形象。愛情曾經讓她如沐春風,使她一度以為,自己的感情生活注定要圓滿幸福。
但王子愛上了別的姑娘,騎著白馬遠去,飛舞的馬鞭在她身上留下萬縷傷痕,最終毀滅了她對愛情的所有幻想。所以,當他一手伸來橄欖枝,一手把溫暖從肩膀傳遞到她心裏的時候,她一下子撲倒在他的懷裏,哭得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