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往好的方向想
“心裏滿是陽光,你就永遠看不到陰影。”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海倫·凱勒的話旨在告誡我們:凡事往好處想,內心便充滿陽光。這種樂觀的積極向上的心態,會激發我們的生命力。即便是身處絕境的情況下,也能以豁達開朗的心胸麵對未來。
凡事往好處想,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增添我們生活的勇氣和力量。狹義地說,事情都有好壞之分,但是我們常常不能很明確地去判斷出事物本身的好與壞。尤其是夾雜著主觀臆斷的時候,我們心中的好與壞就偏離了原來的真實本質。這個時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凡事往好處想,因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點,看到希望。
一個人隻有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快樂積極的態度,那麼才是生活中的強者。所以凡事都往好處想,就可以使人保持積極快樂的態度,更可以讓人變得堅強有力起來。先講一個故事。
一位在野外自駕遊的商人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碰到了路上散碎的玻璃渣兒,導致車後輪胎被紮破了。下車查看後,他覺得必須立即更換,不然的話,要是再開上一段時間,整個汽車輪胎鋼圈都會報廢。備胎他是有的,但是沒有千斤頂就沒辦法換上備胎。商人很著急,但是著急也沒有辦法,當務之急便是要搞來一個千斤頂。他看到不遠處有一家農舍,於是商人便朝著農舍走去,但他一邊走,心裏就一邊盤算:“要是沒有人來開門怎麼辦?”“要是自己回來車不見了怎麼辦?”“或者農家根本就沒有千斤頂,那又怎麼辦?”“更或者就算農家有千斤頂,但他們不肯借人怎麼辦?”商人一路都在想,越想就越毛躁。到了農家門口時,他已經急躁得快失去理智了。於是,當農家主人把門打開之後,他一拳打了過去,大聲吼道:“你留著千斤頂幹嘛?借我用下不行嗎?”
這個故事讀來令人發笑,但朋友,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的時候:“事事總是不如我願”,“我一定無法準時做好的”,“我老是把事情弄得一團糟”。這是一種自我暗示,而且這種自我暗示常常影響巨大。不論你喜歡與否,在你的人生旅途上,這些思想就是你的領航員。要是思想灰暗悲觀,你的一生也注定會是如此,因為那些消極泄氣的話根本不能給你什麼支持鼓勵,隻會打擊自信心。簡言之,要想心情好,凡事就得向好的方麵想。
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是我們可以把握今天,把握當下。凡事多往好處想,就會多一些開心少一些煩惱。隻要我們能夠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不去夢想天邊的那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盡情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快樂!凡事都往好處想,幸福快樂就會常伴你左右。
卡耐基曾說過:“如果我們有著快樂的思想,我們就會快樂;如果我們有著淒慘的思想,我們就會淒慘;如果我們有害怕的思想,我們就會害怕;如果我們有不健康的思想,我們就會生病。”這句話充分說明,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思維和行動。因此,凡事都往好處想,生活就會其樂融融,就算身處困境,也能發現希望之光,並找到突破口。
失意不能失誌
失意並不可怕,隻要不失誌。學會善待失意,就能走出人生的低穀,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人生的航船並非一帆風順,有風平浪靜,也有大浪滔天。風平浪靜時;不喜形於色;風吹浪打時,不悲觀失望,我自巋然不動。隻有這樣,人生的大船才能順利地駛向成功的彼岸。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人生的旅途之中,順風也好,逆風也罷,這隻不過是兩種相對的旅行狀態而已,我們不能奢望一路順風,當然也不可能總是處於逆風狀態,這兩種狀態其實是交替出現的,正因為這樣,我們的人生才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因此,我們在麵對人生的時候,就要做到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失意是暫時的,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失誌,這才是失敗的關鍵所在。事實上,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並不代表完全失去了優勢,隻要你還有誌向,失意反而是一種機遇,一種磨煉自我的機遇。一位老水手曾經這樣說過:“人生的航船如果沒有水的承載、風的鼓動,將無法揚帆起航,但如果水手沒有搏擊風浪的意誌、駛向彼岸的信念,也注定不會行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