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失意但不失誌,不得不提一個典型人物,那就是亞伯拉罕·林肯。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是世界曆史中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領導了拯救聯邦和結束奴隸製度的偉大鬥爭。人們懷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堅強的個性,他一直是美國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總統之一。我們也許可以從他的早年經曆中得到些啟示。
1832年,林肯失業了,雖然他的工作也拿不到多少薪水,但這讓他很失意、很傷心。於是,林肯下定決心要做一名政治家,當一名州議員。不幸的是,他沒有被選上,用他的話說,人們都不願意相信他敢去參加!在一年裏遭受兩次打擊,對於林肯來說,這無疑是莫大的打擊。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希望,他心裏很清楚,要做一個“官”,肯定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於是,他著手開辦自己的企業。糟糕的是,一年的時間都不到,企業又麵臨倒閉了。不僅如此,林肯還為此欠下一屁股的債,因此,他不得不四處奔波,償還債務。
在這之後,林肯再一次決定參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他的內心也因此而萌發了一個想法:“我能成功”。
1835年,這是林肯一生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難忘的一年。之所以說重要,因為他訂婚了;之所以說難忘,是因為未婚妻在結婚前夕竟不幸去世。這件事情對林肯的打擊是巨大的,因為這件事情,林肯心力交瘁,幾乎臥床不起。因為這件事情,林肯患上了精神衰弱症。但他仍然沒有放棄。三年之後,他再次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可他失敗了。
1843年,林肯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這次他仍然未能成功。林肯雖然一次次地嚐試,但卻是一次次地遭受失敗:企業倒閉、未婚妻去世、競選敗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哪怕是在自己患上精神衰弱症之後,他仍然沒有放棄希望。終於,1846年,他又一次參加競選國會議員,而這一次,他成功了。兩年任期很快過去了,他決定要爭取連任。他認為自己作為國會議員表現是出色的,相信選民會繼續選舉他。但結果很遺憾,他又一次落選了。因為這次競選,林肯賠上了一大筆錢,但他仍沒有放棄,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
1854年,林肯再次競選參議員,很不幸,他再次失敗了。但他仍舊沒有放棄,直到1860年,他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
林肯的一生可謂是“千瘡百孔”,他的一生有數不清的失意,但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誌向。這也是他最終走向成功,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解放者的原因。
在中國曆史上,同樣有許多有成就者,他們也都有過失意的時候,但他們都能失意不失誌。司馬遷因李陵一案而官場失意,吃官司下獄,但他沒有被打垮,反而成就了他“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傳世之作。蒲鬆齡一生夢想為官,可最終沒能如意,但他是幸運的,因為他能及時反省,及時調轉人生的航向,寫出了千古佳作《聊齋誌異》。
唐代詩仙李白曾說過,“人生得意須盡歡”,同樣,人失意的時候也不能停下腳步,更應該積極進取。“條條大路通羅馬”,此路不通,不妨換條馬路試試,就像林肯一樣,官場失意了,就轉向商場忙乎;商場修整好了,再回過頭來搏搏官場。
失意並不可怕,隻要及時省悟,可能你會從此踏上另外一條通往成功的大道。失意時最忌情緒低落,最忌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一定要想著做點兒什麼幫助自己渡過難關。學會善待失意,才能走出人生的低穀,贏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