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5章 逃避是為了更好地生存(2 / 2)

逃避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更好地求生存、求發展,求自我實現。

做人不一定當“老大”

為人做事,度德量力。做老二有做老二的妙處,老二是避風港,老二是根據地,老二可進可退……幾年前看過一篇工商人物的專訪報道,受訪者是一位電腦業的老板,這位老板在提到他的企業與另一家企業孰大孰小的問題時,他說他不想去跟那一家比,也不必去跟它比,他強調他采取的是“老二政策”。他說,當“老大”不容易,因為不論研發、行銷、人員、設備,都要比別人強,為了怕被別的公司趕超過去,便不斷地擴充、投資;換句話說就是要花很多力氣來維護“老大”的地位。他認為這樣做太辛苦了,而且一旦出現問題,不但老大當不成,甚至連想當老二都不可能。

這隻是他個人的想法,因為並不是當“老大”就一定會很辛苦,有人就當得輕鬆愉快,因此,當老大、老二或老三完全是觀念問題。不過這位老板所說的卻也是事實 ——當“老大”的確要費很多力氣來維持“老大”的地位。

不但從事企業經營如此,上班拿薪水也一樣,像主管就是該部門的“老大”,這個老大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帶領手下,還要和上級搞好關係,以免位子不保。有成績的時候,主管當然功勞第一,但當有過失時,主管同樣也是首當其衝。而當副主管的就沒這麼多麻煩,表麵上看來他不如主管,但因為上有主管遮風擋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所以很多人寧可當副手而不願當主管。有人當副手時沒事,一當主管就身心俱疲,可見當“老大”的難處。

說了這麼多,並沒有不讓你當老大的意思,如果你有當老大的本事,也有當老大的興趣和機會,那麼就去當吧。但如果你自認能力有限,個性懶散,那麼就算有機會,也不要去當老大,因為當得好則好,沒當好一下子變成老三老四,不但對自己是個打擊,更會造成這樣的評價:“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下台了,聽說很慘”……這些評價對你都是不利的。中國人一向扶旺不扶衰,你一旦從“老大”的位子摔下來,就會有人落井下石,於是本來還可當老二的,卻連當老三老四都有問題了。經營企業也是如此,“龍頭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會給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於是兵敗如山倒,想力挽狂瀾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所以,當“老二”的確也有其實際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寧當“老二”不當“老大”的原因所在。

其實當“老二”還有其他的好處:

(1)靜看“老大”如何構築、鞏固、維護他的地位,成功與失敗,均可作為你的經驗和目標。

(2)可趁此機會培養自己的實力,以迎接當“老大”的機會(假如你有當“老大”的意願的話)。

(3)因為誌不在當“老大”,所以就不會太急切,造成得失心太重,不會勉強自己去做力不從心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會降低失敗的幾率。

總之,做事或做人,無論從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沒關係,就是先不要當“老大”。如能好好地當“老二”,當主客觀條件具備時,自然就會變成“老大”,這個時候的老大才是真正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