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寒窗,就要分別,不少人都在準備畢業的禮物送給同學。我發現隻有林誌默默地坐在一邊。我知道他來自邊遠的山區,家裏窮,沒有錢買禮物送同學。

看到他這樣,我們就停止談禮物的事。他見我們沉默了,就笑笑,說:“我也要給大家一份禮的。”我們勸他:“沒必要啊,有這份心意就行了。”他說:“我是真心的。”

林誌和我是一個寢室的。四年來,我們朝夕相處。因此,他的情況我比較清楚。

每次開學的時候,他都會從家裏帶來兩罐醃蘿卜、醃鹹菜來,不為別的,就為下飯。每天吃飯時,他隻打飯,然後就回寢室吃他的醃鹹菜。盡管如此,他還是節省著吃,盡量讓醃鹹菜吃得久一點。可再怎麼節省也吃不了一學期呀。看到他學期末吃白飯的時候,同學們都會自覺地資助一點飯菜票給他,我呢,因住在市內,時不時地會從家裏帶點魚呀肉呀什麼的,讓他嚐嚐葷。星期天,我們住市內的同學,也會輪流邀他到家裏玩,其實也有讓他改善夥食的意思。

冬天的時候,他穿著單薄,同學們會把自己家裏的衣服送給他,雖然都是舊的了,可大家知道,林誌需要。可以說,四年來,班裏三十五名同學,就有三十四名幫助過他。

雖然家境貧寒,可林誌學習很用功,在我們打牌、聊天、聽音樂會或者談戀愛的時間裏,他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圖書館。而且,他還會把自己點點滴滴的感受寫成文字,寄到報社發表。他用得到的稿費來交學費或買書,我們也曾戲言過要他請客,但我們一次也沒真要他請過。我們知道,每一筆稿費對他來說都很重要。

畢業典禮就在我們的教室裏舉行,同學們互寫贈言、互送禮物。四年裏,雖然也有恩怨,也有辛酸,可想到馬上就要天各一方,再也沒有這樣相聚一起的時光了,心頭都不免有些酸楚。

這時候,我發現林誌不見了。林誌呢?正當我們要尋找他時,他卻抱著一摞筆記本進來了。怎麼這麼俗呀?都畢業了,還給大家送筆記本?他沒理會大家,往每人手裏塞了一本。然後,走上講台,打開筆記本並舉著說:“這是我四年來發表的作品,我精選了三十五篇出來,我發現,每個同學都給過我幫助,每個同學的關懷我都用筆記錄了下來。我把它們複印並貼成了三十五個筆記本。大家給我的幫助我無以為報,但這些真摯的情感會一輩子留在我心裏!”他深深地鞠躬,久久沒抬起頭來。等他抬起頭時,我發現他已熱淚盈眶。

靜,靜得可以聽到心跳的聲音。我們都被感動了。我們當初的付出真的是微不足道,但我知道,因為有了這個特殊的禮物,我們之間的友情,變得更加珍貴了。

金錢買不到一個溫馨的家,更買不到同學相濡以沫的情誼。同學們的情誼比金更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