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駱駝」競爭中建設安全感
資訊
作者:覃怡敏
做了十三四年的公司,從影6年,《泰囧》爆紅事件終於讓王長田絕地反擊。這讓他“比上市還激動”。
起步早,風光早,最後卻遭遇增長乏力,近幾年王長田的光輝有淡化的跡象,一部《泰囧》為他挽回頹勢。但是,這中間他到底經曆了什麼?
“這是一個駱駝競爭,就算你上市了,你有一定的安全感,但也不代表這家公司就一定徹底安全了”,王長田向《數字商業時代》分享道,“你會遇到現金流的問題,會遭遇‘沙漠’,你必須儲存脂肪和水分,才能有朝一日,不靠外部的資源、資金、機會,自己支撐自己。”
“《泰囧》隻是一個相對優良的產品。”
數字商業時代:《泰囧》一路高歌過來,你接受采訪的數量和曝光程度激增,最近是否尤其累?
王長田:做企業的老總哪有不累的時候。
數字商業時代:作為我們雜誌的老朋友,我們感覺這次約你采訪尤為困難。
王長田:我認為,大家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在好好做產品上來。好的產品對一個公司來講真的是非常重要。
數字商業時代:《泰囧》對於整個文化創意行業、電影行業有沒有一些可借鑒的經驗和意義?
王長田:它隻不過是一個相對的優良產品,它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激發了觀眾的興趣,製作這個產品和營銷的公司,由此得到了一個口碑和效益的雙豐收。《泰囧》畢竟不是神作,也並沒有改變公司的運營模式,很難去改變各個公司長久以來形成的運作思路和方法,更不會改變我們未來的方向。
數字商業時代:你曾說過電影可能會占到公司業務的50%以上,這是你理想的比例?權重如何衡量?
王長田:我們要做新聞集團那樣的業務結構,傳媒跟娛樂結合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光線每一塊業務都很重要,都在進行規劃,但是每個業務實現規劃的時間可能不一定完全一致,這樣會帶來在某一個階段或者在某一年各個業務所占總收入利潤的比重不一樣。
數字商業時代:你曾建議我重點關注一下誰有可能成為最大的綜合性的電影公司,上市一年多,你認為光線是否已經擠進了這個隊列?
王長田: 從國外的經驗看,中國的電影行業至少需要五六家比較綜合性的電影公司。我們希望光線在這五六家裏麵,要處在前三的位置。
“上市讓我更有安全感。”
數字商業時代:上市一年多了,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王長田:一是安全感。二是責任。公司上市之後,最大的好處是企業獲得了一定的安全感。
數字商業時代:你是一個比較沒有安全感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