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當家,你說的這個物什俺從沒見過,就像以前那樣打造?”清風堂的事兒剛一散秦嶽就急匆匆的來到北山校場的匠作房,炭火已經生起,陳鐵頭舉著榔頭就等秦嶽一聲令下然後開工了。
“不妥。”秦嶽擺了擺手,他手裏這杆火繩槍是短版的手槍,才發了沒幾槍槍管已經變形了,估計再開一兩槍都會炸膛了,而戰場上的火槍三個小時的戰鬥下來最少要開幾十槍,這種作權宜之計的東西如何應用於戰場?
後世明代的時候中國的火器已經是非常發達了,尤其是魯密火銃,威力甚至比八國聯軍侵華時候的燧發火槍威力還要大,可是因為當時的朝廷腐敗,軍械局粗製濫造,造出的東西沒幾下就會產生槍管爆裂、炸膛的現象,所以當時的步兵普遍對火器有畏懼心理,寧願使用冷兵器也不願意用威力強大的火槍。
前車之鑒,第一批火繩槍必須造紮實了,如果這會兒造出些粗製濫造的大路貨,以後清風寨還誰會拿它當神兵利器?
秦嶽敲著腦袋,使勁回憶後世紀錄片中講述的火繩槍的製作步驟:“槍管必須用耗十斤生鐵才能產出一斤的精鐵,而且要內外兩層鐵皮貼合緊密,最後還得用精鋼鑽頭將內壁打磨光滑,這樣才能造出靠得住的槍管。”
“槍管要能經得起黑火藥來回的炸,抗拉強度和抗疲勞強度必須過關,否則造出一些次品出來,兄弟們沒人敢用,咱這買賣也算是到頭了,這事兒馬虎不得,定得給我辦踏實了。”秦嶽嚴肅的說道。
“大當家的黑火藥威力現在山寨的兄弟無人不是瞠目結舌,就那麼一根鐵管,還不能太厚,我怕,寨子裏的精鐵也達不到這個要求啊!”陳鐵頭瞅著大當家手裏的短版火繩槍,腦袋裏尋思著當日關頭黑火藥爆炸的場景為難的說道。
宋代的時候中國做鋼鐵處理的工藝水平確實不高,拿當下這種強度的精鐵造後世明代才大行其道的火繩槍也確實有些難為陳鐵頭了,秦嶽尋思了一下:“先做個樣品出來我試試看。”
“好。”手心啐了兩口唾沫,陳鐵頭抓起榔頭說道:“王大民,燒火,快,拉風箱,加把勁兒。”
王大民可勁兒的拉著風箱,沒一會兒火苗子便蹭蹭的竄了起來,紅色的火苗子映在臉上烤的人皮兒都疼的慌。
為了保證質量陳鐵頭可謂是煞費苦心,連燒火的燃料都選的是木炭,石炭的價格要低廉些,可是這東西燒起來不光嗆人,而且打造出來的兵器總顯得脆一些,所以陳鐵頭幹脆也棄之不用了。
卷兩根鐵管,還要緊密貼合,這就是個細致活兒了,陳鐵頭拿鐵尺仔細推算著尺寸,算了好久這才下鋸,鋸好一寬一細的兩片厚鐵皮。
燒熱了用冷骨卷成鐵管,還是老套路,這活兒不光累人而且還是個細致活兒,沒個三兩年的功夫根本做不了,呆了一會兒秦嶽看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這就踱步走了出來。
剛出匠作房總要先打一陣冷戰,鐵匠習慣了在火爐旁討生活,一年四季都覺不出冷熱,秦嶽可沒這本領,使勁裹了裹披風,溜溜達達的走在山頭。
火繩槍的各個部件的樣式、尺寸秦嶽都交給了陳鐵頭,槍托的尺寸自己也和王大錘說了,估計過段時間就會出來火繩槍的樣板,如果不成還要再想辦法改進精鐵的質量,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段時間可又有的秦嶽忙活了。
時間還有不到一年,明年金兵就要攻破東京城了,到時候整個中國可以說是避無可避,現在是清風寨最後的快樂時光了。
當下擺在秦嶽麵前的主要問題其實還是趙義等人的問題,雖說自己表現的很大度,可是這些作戰經驗豐富的老戰士都是山寨的寶貝,都是能就著血漿吃飯的血性漢子,哪裏是第一天上陣殺敵的新兵蛋子能比的?戰場上是全世界最殘酷的地方,新兵上陣的第一戰很少有能放出一槍殺死一人的,好在火槍這東西訓練時間不像弓箭那麼長,否則絕對夠自己喝一壺的了。
當下寨子勢單力薄,等以後發達了還得再造些火炮,說實話,單純用火繩槍能不能贏那女真重騎兵自己心裏還是沒底,小說裏可以寫槍聲響,地動山搖,敵人應聲落馬,可那都是小說家們的臆想,真要是在戰場上誰能保證彈無虛發,一槍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