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嶽的陰謀(2 / 2)

道君皇帝說著用手背拍打了下童貫胸膛,童貫俯頭稱是,滿臉的小人得誌。

“滿朝文武啊,老道也就信得過童貫愛卿你了,大宋那麼多兵將,可是瞅見金人竟一個個隻知道望風而逃!梁思忠!黃河天險說放棄就放棄了,這不是拿我大宋皇室的人命當兒戲?還是童愛卿好啊,當年二十萬大軍所向披靡,打的契丹稀裏嘩啦,女真這也瞅見咱的大宋天威,乖乖就把幽雲十六州給讓出來了,這可讓道君我著實揚眉吐氣了一番,祖廟上晉香的時候老道仿佛看到太祖太宗皇帝也在笑,嗯,還是童愛卿最能知道老道的心意啊……”

“不敢,都是道君指導有方,咱家隻是居中調度罷了。”

兩人無聊的又對著吹捧了一番,各自都是開懷大笑,回去行宮,分頭準備。

童貫著急忙慌的收拾剛從地方官那裏收來的細軟銀兩,好幾日後帶回京城;趙佶呢,就斟酌自己到底帶哪幾個女子回去呢?揚州女子最是水靈,不帶幾個回家山去,這心裏總覺得跟貓爪子撓一下,不好受。

……

喝茶這事兒最能讓人平心靜氣,心思也慢慢的變得細密,忙活了一整天,喝上一口茶,頓時就覺得渾身神清氣爽,痛快非常。

忽然想到了什麼,秦嶽放下茶杯,趕忙取來鴿籠,把一個剛寫好的字條這就綁在信鴿上。

馬正坤的個人武力簡直就是一個怪物,秦嶽對此也是瞠目結舌,他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這樣的絕世高手。

金人南下的時候宋徽宗倉皇出逃,出東京沿汴河南下到了南京(宋朝的南京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再順水路到了揚州,之後又去了鎮江,以躲避金人的進攻鋒芒,史書記載,這人四月間回到東京,開始了北宋朝堂上最後一股大的爭權奪利,算算日子,這家夥如今該要回東京了吧,怕是已經快啟程了。

如果自己能把這麼一張牌把在手裏……

宋徽宗出逃那會兒身邊所帶人馬不多,親信不過高俅和童貫,如今大宋拆了東牆補西牆,國事一塌糊塗,更是沒有太大的心思來尋思這個太上皇的安危了,這個時候正是自己下手的最好時機。

況且還有童貫和高俅二人,這倆家夥的名勝都臭得很,在大宋那可是家喻戶曉,打破筒、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這是這個時代大宋最有名的民謠,其中的筒,就是指童貫,如果自己能取來那廝的人頭,大宋的血性漢子誰人不得真心佩服秦嶽?

這個計劃非常大膽,辦事兒的得是個做事幹脆利落而且武藝無比高強之輩,秦嶽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馬正坤,這個誓要匡正這朗朗乾坤的男子,由此,秦嶽這才急令馬正坤放下手中一切事物,南下。

史書記載宋徽宗回東京的路線是經旱路由鎮江去的揚州,揚州上船這又去的南京再折回的東京城,路線既然已經明了,那麼相信以馬正坤的神通,要截住這拖拖拉拉的一群人必定不會是什麼難事!

此事機密,不得外漏,秦嶽小心翼翼的把信綁好,放飛信鴿,為了防止信鴿半路出了什麼事故,這又放飛了好幾隻這才放心,信上說的隻是要求馬正坤速到大名城外的清風軍大營,自己有要事相托。

擒拿君王不是兒戲,宋徽宗身邊人馬再少相信也不會少於甲士幾百,沿路還會有地方官的特別防護,必須一擊得手,否則就算是馬正坤這樣的漢子也很容易失手,這事兒要是失敗了,不光馬正坤得身死,怕是秦嶽也要麵對比以往大無數倍的軍事壓力,所以秦嶽必須給馬正坤準備幾樣神兵利器。

“給誌敏捎信去,加緊趕造虎蹲炮,還有,多造些手雷、水雷之類的物什,還有,告訴老七和梁一刀,準備一下,過幾天馬正坤會南下,要他們多帶些好手,多持火槍、弓弩隨武工隊南下。”

敲著腦袋,秦嶽吩咐一旁的徐茂才道。

秦嶽的臉色顯示出一種從未曾有過的肅穆,一向雲淡風輕的大當家這是怎麼了?徐茂才不敢大意,趕忙吩咐人手去安排。

大帳外清風軍士卒訓練的呼喝聲音響徹天地,三月間的大名城還很冷,寒風打在甲葉上漱漱作響,讓人忍不住心裏一陣發寒。

這是一招鋌而走險的險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