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驚怖大將軍
皇冠版總序 他以劍替你感覺
武俠小說是中國文學裏一種獨特的類型,曆久常新,深得傳統文化之神髓,同時又可賦予現代精神和意義,其影響力之普及深遠,恐怕還沒有一種文類能超過它。武俠小說裏的俠義情懷和武林架構、江湖道義,也形成了一個似無卻有、如真似幻的世界。透過語言文字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現代神話、寓言小說或成人童話;同時,通過文學的技巧,使它能夠巧妙的盡情的發揮幻想,但終結仍回歸到現實於人性的層麵來。
逾一甲子以來,武俠透過各種不同的形式和演繹,屢掀高潮;有時是出現了武俠小說的大師,有時是出現了武俠電影的巨匠;有時是以聲音廣播,有時是在報上連載,有時搬上銀幕或者熒光幕上化作映象,叫好叫座。近年來,“武俠”是似乎是沉寂多了:從電影、電視、創作、發表、出版都如是。
這是不是代表“武俠”式微了?
當然不是的。
有些事情是要有低潮才見出現高潮的。
實際上,“俠行”依然中流砥柱、義無反顧。如果“武”是“止戈”之意:為求製止暴力所做的行動:“俠”是“明知不可為而義所當為者為之”的意思,而俠者必須具備“正義感”與“同情心”,那麼,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麵對各種各類的強權暴力,不管是在哪裏,隻要在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形式但充分地表達了不畏強權、威武不屈、鋤強扶弱、持正衛道的俠者精神。他們都是俠者。
中國人仍是愛武俠的。
現在的文學為了要成為“文學”,是越寫越難看了。至少,是越來越難懂了。永遠相信:真正的高手,絕對不是自鳴清高、孤芳自賞,而是深入淺出,曲高和眾的:讓會看的人看得到門道,不會看的人也有熱鬧可瞧。首先還是要讓人看得下去,有消遣價值,再談其他。文學絕對不能閉門自守,閉門造車的。任何文章,脫離了群眾,都等於失去了土壤的花草和樹。 基於這一點,我們用全新的方法來出版這個“少年名捕”係列:每月二集,每書一集,均可獨立成篇;每四集為一輯,成一完整的故事;每一輯又連貫成一個係列。所以,讀者可以一集一集的看,也可以一輯一輯地讀,完全無損於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力。
我們以全新的開本,嶄新的形式,優美的設計,精心的插圖,把周刊雜誌和叢書係列與武俠小說做一次天地人式的三結合,不管在內容、編排和推動上都是一種新的展示,同時也是一次力的展示。
正如武俠小說裏的人物,以劍替你感覺一樣,請你關心他、愛護他、批評他、超越他,那麼,我們才有可能出版得更好,才有可能寫得更令你滿意,才有可能以筆替你感覺。
武俠文學才得以承傳。
稿於一九八九年六月八日端午節。
校於一九九八年九月廿九日。
萬盛版總序 灑開大步
“溫瑞安超新派武俠”係列,原擬每周出版一冊,每冊一完整故事;四冊為一輯,每輯一獨立故事,每輯連著一起看,自成係列;每冊或每輯獨立來看,也一樣可以。?
在電視、電影、錄影帶以及娛樂事業充塞、資訊爆炸、各類書刊多不勝數,人在短急而促的時間之流內無所適從,而且也不容許有太多選擇之餘,累篇冗長的傳統武俠小說寫法,受到了極大的壓力與極巨的挑戰,已到了非作出變易、突破、改革、超越與回應不可的時候了!?
這是一個新而大膽的嚐試。能成,最好;不成,再來。?
武俠小說已到了最低潮(武俠電影、電視均如是,連武俠連環圖也一樣響起了警鍾),必須要先行打殺,而後複活才成。?
已酒天大步走一步,老走老路,隻怕就算走老了,也沒有路了,而且也寸步難移。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隻敦請您一起來行這千山路,並請在漫漫長路上給我們指引。?
這係列第一至十二集,由“皇冠”出版,合作愉快,路是創出來了;現在,路還要走下去,而且還要另辟蹊徑,從十三集開始,由“萬盛”接棒,繼續長途跋涉下去,涉此青山,登彼千仞峰。
杜比版總序 眼前萬裏江山
坦白說,我有時候也不大認得“四大名捕”,雖然他們四位是我一手帶大的,“供書教學”、“含辛茹苦”和“養育”了三十年。
我現在手上存有的版本,光是“四大名捕”故事,就有三百五十七種。沒收集的,沒看到的,沒遇上的,沒讀者寄來的,不在其數。其中有許多當然是翻版、盜印、假書、偽作。有的是其他名家的大作,也收入“四大名捕”門下,這是我“四大名捕”的榮幸。有的不是我寫的“四大名捕”,也充作“四大名捕”,甚至有人索性代我寫“四大名捕”,這也是“四大名捕”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