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轉型綜改的科技傳播新命題
山西省於2010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簡稱“轉型綜改”),這是我國首個以全省域、全方位、係統性的試驗區來推動轉型綜改,標誌著山西轉型綜改赫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經過三年時間,山西轉型綜改已從雛形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2013年4月20日,山西省政府正式印發《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2013-2015年)》和《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3年行動計劃》,從而全麵推進了轉型綜改的速度。
“山西轉型綜改最直接、最有效、最成功的途徑是項目帶動”[3],而完善現代產業體係,製定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山西則強化了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出了實現經濟由依靠資源、能源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戰略性轉變。在《實施方案》的重大事項中,“科技創新”一項就部署了“推動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強培育創新型企業、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係、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新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等7項重大事項。可見,科技創新已成為山西轉型綜改的重要驅動力。《科學導報》作為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的最主要科技傳媒之一,加大科技傳播力度,鼎力服務於轉型綜改不僅是題中應有之義,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3 鼎力服務於科技創新是改版第一要義
山西轉型綜改大潮噴湧,科技創新事項日新月異。麵對這種創新驅動激情四射謀發展的態勢,《科學導報》毅然決然地進行了戰略性改版。
3.1準確定位:鼎力服務於科技創新
在我們的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恰當評價進行準確定位,指出發展方向,否則所做的事情就會成為沒頭的蒼蠅,亂闖亂碰。美國傳播學家托尼·哈裏森在《傳播技巧》一書中寫道:“傳媒定位是指傳媒的特點在受眾心目中的反映。它包括傳媒的地位、報道質量、受眾類型以及有別於其他傳媒的特質或價值。”[5]我國學者喻國明則在《媒介市場定位》裏提出:“傳媒以其特色和價值追求有選擇地吸引相關的受眾。這種選擇就叫傳媒的市場定位。”[6]
依據上述傳媒定位的概念,《科學導報》作為山西重要科技傳媒,鼎力服務轉型綜改創新驅動自然成為其特色和價值的追求,成為有別於其他傳媒的特質。這種特色和價值追求也是《科學導報》加大科技傳播力度和質量的必由之路。因此,《科學導報》的戰略性改版定位即是:鼎力服務於山西轉型綜改科技創新驅動,服務於全民科學素質提高,努力成為具有思想性、深度性、引導性、服務性、實用性的科技傳播權威智囊媒體。其受眾類型則定位於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大中型企業領導幹部與科技人員、各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大專院校教授、科技工作者等。
3.2內容打造:依托科學新聞塑造品牌
為把報紙打造成山西科技傳播公益服務品牌傳媒,《科學導報》戰略性改版後將依托科學新聞立報,打造深度報道特色,凸顯科學思想傳播,注重科學決策引導,並將創刊30年來一貫出版的4開小版改為對開大報,在視覺上給受眾以大報大科技傳播的效果。
3.2.1依托科學新聞立報
要加大科技傳播力度,必須回歸科學新聞、做好科學新聞,用科學新聞立報,不斷鞏固提高報道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引導性,充分弘揚時代主旋律。為此,《科學導報》改版後圍繞科技創新開設了“科技引領山西發展”、“追尋科技夢”、“創新高地”、“科技產業”、“現代農業”等20餘個欄目,以及“科技創新”、“科技強企”、“能源資源”、“科技經濟”、“信息產業”、“科學思想”、“科學生活”、“科學文化”等專版。在改版試刊號中,《山西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晉中煤層氣產業借勢勃發》、《太原“智慧城市”時代即將到來》等一批報道山西轉型綜改取得初步成果的科學新聞在讀者中引起較好反響。
3.2.2打造深度報道特色
為增強科技傳播的影響力,《科學導報》改版後要全力做好原創科學新聞、縱深科學新聞和重大科學新聞解讀,為此開設了“熱點透視”、“科學釋疑”、“政策解讀”、“新聞分析”、“視點話題”、“決策視野”、“共享科學”、“創新樣本”、“科學探索”等欄目,要求采編人員要善於揭示科學新聞事件的本質、走向與影響,拓寬解讀思路,注重引導效果;還要求采編人員要善於從科學事件中發現故事,並善於向受眾講故事,把人物講得栩栩如生,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時,還要求采編人員要把科學新聞做足、做充分,遇到重大新聞事件,要不惜版麵,把科學新聞做深做強。在改版試刊號中,有關山西轉型綜改、煤層氣開發的專題深度報道就顯示了較好的傳播力度。
3.2.3凸顯科學思想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