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中科雲媒”係統對推進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探索與思考(2 / 3)

2.2中科雲媒係統資源共建共享的特點

2.2.1共享主體的多樣性

中科雲媒係統的開發和應用都是以山西科技傳媒集團為中心、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綜合科普服務係統,是一個跨係統、跨行業、跨部門的工程,共享主體既包括農業科研院所、機構等組織性成員,也包括農業科研專家、學者、工作者等個體性成員。

2.2.2共享方式的公益性

無論是針對個別站點特有問題的點對點共享,還是針對所有站點的公共服務平台共享,這些科普資源的共享都是免費的、非贏利的,是具有公益性質的資源共享。

2.2.3共享客體的豐富性

即科普資源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專家培訓、農科視頻、數字報刊、供求信息、農業氣象信息、病蟲害預警及防治、市場行情、農業新聞等內容,資源傳播方式涵蓋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富媒體等各種形態。

2.3中科雲媒係統對推進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意義

2.3.1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需求更加迫切

農民是《科學素質綱要》中科普工作開展的四大類重點人群之一,然而農村科普資源建設非常薄弱。農村科普經費少、人才缺乏、基礎設施落後、渠道單一、內容形式滯後、工作力度不夠等已經成為農村科普事業發展的普遍問題,已有的科普資源建設基礎工作無法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實際需要,因此,農村地區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需求更加迫切。

與此同時,很多農民市場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已普遍意識到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習和運用專業技術的自主意識普遍增強,渴望更權威的信息、更專業的指導。而在農民能接觸到的掛圖、廣播、電視、網絡、培訓、電話谘詢、專家指導等形式中,各種形式都有其適用性,適合解決農業生產生活中的不同問題,分別受到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情境、不同問題的受眾的歡迎,均為知識和技能傳播的有效方式。

因此,建立和完善農村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機製,促進農村科普資源建設,不斷提高對農村、農民的科普服務能力勢在必行。

2.3.2農業新技術、新產品需要共建共享平台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由於溝通渠道和溝通平台的不暢,農業科學的新技術、新產品並不能第一時間被農民了解、掌握和推廣,也就無法第一時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而搭建科普資源的共建共享平台則能很好的解決渠道和平台的問題,既使農民受益,也使農業科學研究工作最新成果得以及時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為農業科研機構、研究人員與農村、農民之間及時有效的溝通疏通了渠道。

2.3.3中科雲媒係統對於實現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有獨特優勢

中科雲媒係統對推進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意義就在於提高了科普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資源的開發和使用成本,提升了科普資源服務科普惠農工程的水平、範圍和影響力,以更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為更多的農民提供更豐富、更高水平的科普服務,提高科普資源使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中科雲媒係統實現農村科普資源資源共建共享的經驗

3.1建好平台是實現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保障

任何一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載體和平台,隻有創建好的載體,搭建好的平台,工作才能實現運轉順暢。中科雲媒係統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針對科普工作的應用尚屬首家。係統支持目前各種形式的科普資源,能提供包括視頻點播、數字報刊瀏覽閱讀、供求信息發布瀏覽、農業氣象信息即時發布、病蟲害預警預報及防治方法、農資防偽識別及農產品溯源服務、農業政策解讀、全省各地主要農貿市場每日最新市場行情及價格曲線等多項服務。能夠推送的科普資源包括科普網站、科普高清視頻、科普掛圖、科普音頻、科普動漫、科普報刊、科普遊戲等。係統的優勢在於可以實現低成本、培訓範圍廣如同麵對麵授課一樣的互動培訓效果。係統具有先進的自動推送功能,可以把最新的科普資源定時推送到終端設備的存儲設備上。設備的運行模式和用戶操作都由控製中心控製,控製中心可以查看每個設備的運行情況,可以隨時捕捉設備運行狀態。同一時間各終端個性化精準信息服務,即不同的終端在同一時間顯示的內容不同。係統先進的數據傳播形式和操控模式是實現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和保證。

3.2形成合力是實現農村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的有效途徑

“中科雲媒”係統浩大,涉及麵廣,工作量大,必須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各方的資源優勢,共同參與,相互合作,形成社會合力,才能達到資源共建共享的目的。在首屆山西省文博會上,“中科雲媒”項目簽約1億元,融資6000萬元,為項目提供了資金的支持。為了向農民提供更專業、權威的服務,中科雲媒係統以農科110電話谘詢服務中心收集的最新的農業生產問題為切入點,依托全省農業院校、科研院所及所有農科110專家為專業知識技術支持,向農民提供視頻培訓和技術谘詢服務。在信息終端,係統立足於山西科普惠農服務站完善的網絡體係,充分利用農村活動室、文化活動站、黨員活動室等場地,最大限度地實現科普設施、科普陣地的多途利用和綜合利用,初步形成了多家聯手、多種渠道、互利互惠的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