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勢在必行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韓麗娜
摘要作為傳播科技信息的重要載體,科技期刊起著傳播科技信息與轉化科研成果的橋梁紐帶作用,對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各種創新不斷地湧現,科技方麵的信息量也呈幾何級數地增加,伴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人們對科技信息的需求出現了新的變化,獲取科技信息的手段和途徑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在這種新的環境下,受到體製機製和辦刊理念等多種因素的製約,我國科技期刊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如發行麵過窄,發行量普遍較低,讀者偏少;發文時間太長,信息傳遞不及時,出版頻率較低;刊登的信息量太少,刊物容量小等。和新興媒體相比,在科技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數量方麵,科技期刊的優勢一點也不突出。作為一種傳統媒體,怎樣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要求,精準、及時、保質保量地將最新的科技信息傳播給受眾,是科技期刊必須麵對的緊迫問題。本文就闡述了當前我國科技期刊存在的這些問題和不足,深入探討了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的可行性、必要性與緊迫性,進而提出了以內容為王是我國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的發展方向。隻有把握好這個方向,我國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才能良性、健康地發展下去。
關鍵詞科技期刊網絡出版;全媒體;可行性;必要性;緊迫性;以內容為王
中圖分類號G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20-02
當前,我國網絡建設逐步完善,加上電子出版物的崛起,科技期刊利用計算機在網絡上進行組稿、編稿、審稿,乃至全程化的管理、出版已顯示出許多傳統紙質出版無可比擬的優越性。與傳統出版相比,網絡出版具有出版快、檢索方便、閱讀時空不受限製等優勢。但是我國的科技期刊目前隻是簡單地將紙質出版數字化,離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出版還有很大距離。初步實現紙質期刊的數字化,隻是科技期刊出版轉型的初級階段,其出版轉型的高級階段是能夠達到全媒體的網絡出版。所以,實現科技期刊全媒體的網絡出版勢在必行。而我國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的發展應把握一個方向,即以內容為王。具體而言,筆者認為應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以視頻和音頻為主,文字為輔;開設多人交流互動的網絡出版平台。
1 科技期刊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全媒體網絡出版
1.1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的可行性
網絡出版就是合法的出版機構將作者的著作經過加工後通過互聯網,以電子文獻的形式廣為傳播(出版發行)。它的實質是擁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並與互聯網相連的網絡實體,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介質,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網絡用戶提供信息產品和服務的一種信息傳遞模式[1]。筆者的論文中提到的科技期刊網絡出版指的是科技期刊社建設自己的網站,實行網上投稿、網上審稿、網上編輯製作、網絡發行的出版方式,即指以網絡為載體和傳播形式的期刊,而非印刷出版的電子版[2]。
科技類的期刊和其他類型的期刊有明顯的區別,科技期刊的專業性強,展示科技創新的成果、報道科學研究的動態是它的主要內容。科技期刊的作者、受眾和編輯都是科技工作者,他們必定有較高的學曆,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對上網瀏覽信息、網上投稿審稿、檢索文獻資料應該是輕車熟路的。而且現在計算機網絡的普及使上網對人們來說變得十分方便快捷。科技信息即時上網就能即時顯示,即時互聯就能及時溝通,不限版麵、不限時空的全媒體傳播,決定了作者群、讀者群和編輯們可以進行實時的交流討論。這一切都讓科技期刊實現全媒體的網絡出版變得可行起來。
1.2科技期刊全媒體網絡出版的必要性
國際上論文的發表周期是6~8個月。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學術期刊的差距還很大,稿源較多、發表周期較長是其普遍存在的問題。據有關研究統計,我國科技期刊論文的發表周期平均為14.1個月。知識的生產周期包括論文的撰寫周期和出版周期,如果研究周期與發表周期大致相同,即使它有較高的引用率,也隻能出現在3年以後,其影響因子也就大大降低,價值也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迅速貶值[3]。
第一,科技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科技期刊的發表周期太長的話,科技信息就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傳播和報道。而全媒體網絡出版可以提升信息傳播的速率,將出版周期大大縮減,受眾範圍也可以大大擴展,人們通過網絡在最短的時間以內可以掌握最新最全的科技信息,因科技期刊出版周期長而造成的稿件積壓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些都正好能滿足科技信息時效性強、需及時報道的需求;
第二,全媒體網絡出版不但能刊登純文字的內容,還可以刊登視頻、音頻、數據庫等多種多媒體信息,很好地彌補單純文字表述的不足。由此可見,全媒體網絡出版比傳統紙質的內容更加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