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主創新要依賴於社會物質保障,但公眾科學素養高低也影響著科技創新。但當前我國公民科學素養還比較低,這與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形成很大反差。因此,積極加強科技傳播工作,將科學方法宣傳與科學研究過程、成果推廣應用緊密結合,促進技術成果與科學方法同步推廣,推動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的普及,讓創新方法在公眾中廣泛傳播,提高公眾科學素養,這將對全麵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2 山西轉型綜改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
2.1轉型綜改成為山西科學發展主旋律
山西是我國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63年來,烏金墨玉之鄉山西,累計生產原煤130億噸,其中90多億噸外調出省支援全國,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巨大貢獻。”[4]但是,山西長期以來對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高強度開采,造成了生態被破壞、環境被汙染、創新動力不足等一係列的矛盾與問題。
經國務院批準,2010年11月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立,轉型綜改“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科學發展從此揭開帷幕。今年4月20日,又正式出台《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實施方案2013-2015年)》、《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2013年行動計劃》,這將全麵推進山西轉型綜改速度。
2.2依靠科技創新引領山西經濟發展
“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強調:轉型跨越,項目為要。當今和未來較長一個時期,山西省仍處於大投入帶動大發展的發展區間,仍處於項目集中建設期,經濟規模還需要用項目來擴大,經濟結構還需要用項目來優化,民生改善還需要用項目來支撐,項目帶動轉型跨越仍然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成功的途徑。”[5]山西轉型綜改靠的是項目建設,而以項目為核心的產業體係發展中,則強化了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提出了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的戰略性舉措。
在《實施方案》的重大事項中,“科技創新”一項就部署了“推動企業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推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強培育創新型企業、完善科技中介服務體係、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加強科技創新平台建設、新建一批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6]等7項重大事項。可見,科技創新已成為山西轉型綜改的重要驅動力。“破題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的根本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關鍵的力量是創新驅動。推動山西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破解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強化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實現創新驅動發展。”[7]
3 科技傳播對推動山西轉型綜改的意義
3.1科技傳播推動創新驅動戰略實施
當前,我國正處於加快推動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階段。黨的十八大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山西轉型綜改是我國總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必須積極加強科技傳播工作,推動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為加快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助力。
3.2科技傳播是山西經濟轉型內在動力
科技創新是山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力量。山西省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突出強調了把創新驅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使科技創新真正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動力,通過科技創新把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全新組合引入經濟發展體係,實現科學發展。所以,科技傳播在山西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擔當著重要任務。
4科技傳播如何驅動山西轉型綜改
4.1真正確立科技先導思維
科技傳播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能夠普及與延續的基本前提,是科技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科技工作者進行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基本支持。山西轉型綜改將科技創新作為轉型綜改的第一推動力,那麼,科技傳播工作就必須首先真正確立科技先導的思維,強化各級有關部門領導和科技傳播工作者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的觀念,把科技傳播工作列為科技創新的先導,大力弘揚科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