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傳播與山西轉型綜改創新驅動(1 / 3)

科技傳播與山西轉型綜改創新驅動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曹俊卿

摘要企業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主體作用,而國家科技創新的關鍵則是企業的科技創新。科技自主創新要依賴於社會物質保障,但公眾科學素養高低也影響著科技創新。山西轉型綜改的根本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必須強化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科技傳播擔當了推動科技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助力加快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的角色。真正確立科技先導思維、健全科技傳播體製機製、大力提升科技傳播能力、培養優秀科技傳播人才、扶持科技傳播公益傳媒、打造科技傳播品牌產品則是科技傳播驅動山西轉型綜改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科技傳播;轉型綜改;科技創新;推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28-02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社會發展和曆史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廣泛傳播則承擔著科技知識的普及與推廣應用。科技傳播的觀念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中國,目前我國的科技傳播已經從理論研究階段進入實際運行階段。

山西省轉型綜改,是2010 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的我國首個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應對這種新挑戰與新機遇中,山西如何提升科技傳播力度,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進一步加快變革與創新,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與探討的新課題。

1 科技傳播對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1科技傳播的概念與特征

1.1.1科技傳播的概念

傳播,一般認為是“傳者與受者對信息的分享”。而什麼是科技傳播,著名學者翟傑全將其定義為“科技知識信息通過跨越時空的擴散而使不同個體間實現知識共享的過程”,認為科技傳播承擔著把科技知識從其擁有者傳遞給接受者,使接受者了解、學習和分享這些知識信息的任務,基本功能是把科學家的“私有知識”轉化為“社會共享知識”,實現科技知識的傳遞和擴散,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1]本文讚同這一觀點,且在論述中強調“實現科技知識的傳遞和擴散”。

1.1.2科技傳播的特征

1)科技傳播具有很強的科學性。科技傳播的本質特性就是它的科學性,這主要是指傳播的內容必須是建立在科學實驗與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夠經受住理論的檢驗與現實的考驗,它的傳播要以科學為準,要對社會、對大眾負責;

2)科技傳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隨著現代科技向整體化、專業化發展,科技專業劃分越來越精細,並出現了許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從而是科技信息表現出越來越強的專業化特征。所以,科技信息的傳播也越來越具有專業性;

3)科技傳播具有廣泛的大眾性。科技傳播麵向社會大眾的廣泛傳播,是以滿足廣大受眾對科技信息需求為目的的大範圍傳播活動,它的傳播具有跨階層、跨群體的廣泛社會影響,因為“任何科技知識如果隻有少數人知曉,那麼社會就不能進步,國家不可能富強”;[2]

4)科技傳播具有多學科性。科技傳播是包含多學科、跨學科的傳播,既有在同一領域進行交流,也有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滲透、借鑒和移植等等。在跨學科的交流和相互作用中,信息傳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5)科技傳播具有直觀的教育性。科技傳播的特點是傳播科技知識,它的教育性特點就是反映為傳播科技知識的過程中,培養科學家、科技人員的科學思想、科技道德,並通過對科技知識的傳播,使人類在生活的不同階段掌握各種生存技能,增強認識自然以及與自然協調共存的能力;

6)科技傳播具有信息價值增值性。科技傳播是科技知識信息傳播、擴散而實現共享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科技知識信息從資料、數據、規律到傳播、接受,再到轉化為生產力,都始終體現了信息價值的增值。

1.2科技傳播對企業創新發展的作用

“科技傳播是科技與社會的血液循環係統,是科技與社會互動的重要中介。任何一個國家,如果不重視知識的傳播,其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社會就不可能充滿創新和發展的活力。”[3]

企業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具有主體作用,而國家科技創新的關鍵則是企業的科技創新。為了能適應生產發展與市場需求,企業必然以開拓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為經濟運行目的,積極地進行科技自主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