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科技傳媒對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推動作用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劉紅梅 郭雅明
摘要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其生存、發展、壯大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企業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實踐證明,影響因素涉及諸多方麵和不同領域。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大力推進創新型國家和社會建設,科技創新體係的不斷完備、科技創新成果的脫穎而出、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正在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企業深入思考和探索實踐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傳媒業的迅速崛起特別是科技傳媒行業的迅猛發展,正在成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新的支撐。本文從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入手,圍繞科技傳媒的傳播、溝通、擴散功能,論證科技傳媒對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推動作用,並通過大量實例、翔實數據等,反複論證,綜合權衡,進而提出科技傳媒促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途徑和方法。理論聯係實際,緊密結合科技傳媒發展實際,是本文的創新點所在。
關鍵詞科技傳媒;資源共享;企業發展;科技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39-03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關鍵機遇期,現代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換言之,誰占有了科技創新的高地,誰就有可能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奪得先機。眾所周知,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信息的準確掌握,決定著創新的力度、速度和成果。而科技傳媒以傳播科技信息為主導,跟蹤著科技的前沿,掌握著時代的走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呼籲和倡導企業與科技傳媒行業的合作共贏,正在成為共識,並且在某些領域、某些行業得以先行先試,取得了明顯成效。
1科技傳媒的概念、特點和現狀
1.1科技傳媒的概念
科技傳媒,是進入新世紀後興起的一種新型傳媒形式,當前還沒有準確權威的定論。我們認為科技傳媒是以科技新聞、前沿動態、知識普及為主要傳播內容的媒介。宏觀來講,包括科技類期刊、報紙、網絡、電視、廣播以及科普專欄、音像、圖書等等;微觀一般專指定期、連續出版或播出、更新的專業科技類媒介。本文特指微觀的科技傳媒。
1.2科技傳媒的屬性
1.2.1科學性強
科技傳媒的傳播內容,主要為科學知識、方法、技術、思想、精神等,科學性強、專業性強,這是普及科學知識的目的本質所決定的。
1.2.2覆蓋麵廣
科技傳媒的受眾覆蓋範圍廣,旨在滿足大多數人的科技信息需求,是一種大麵積的傳播活動,將跨越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正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確定了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四個重點人群,範圍之廣可見一斑。
1.2.3性價比高
科技傳媒所傳播的內容全麵,教育性強且具多樣性,從經濟角度來表述傳播的性價比高,類似“廣角鏡”,可開拓受眾視野,引人深思,兼具“教”和“育”功能,有利於創新意識的激發、創新能力的提高和創新成果的培育。
1.3科技傳媒當前發展的狀況
經過改革開放30年多來的發展,我國的科技傳媒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令人矚目;但科技傳媒業本身距離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距離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具體表現在:
1.3.1發展的機製不健全
由於受曆史原因等主客觀因素的製約,科技傳媒較為突出的機製問題始終未得到有效解決,直接導致主管單位“不聞不問”、主辦單位“後勁不足”,主體意識淡薄,競爭意識不強,體製不順、機製不活。
1.3.2發展的方向不明確
在市場經濟衝擊下,科技傳媒大多疲於生存,短期行為嚴重,主要表現為:發表文章質量低劣,原創成果偏少,影響力和創新型差,不能準確全麵地體現學科前沿動態,發行量小,方式單一,版麵容量小,缺乏對長遠發展的規劃和設計。
1.3.3市場的理念不清晰
單就我國科技傳媒資源而言,9000多種期刊雜誌、10多億受眾、10多億廣告市場份額,令全球矚目,但缺乏市場意識、市場觀念不強,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