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差異化競爭不突出
目前,我國傳媒業已進入了“過度競爭”時代,而這種“過度競爭”,很可能造成傳媒業的整體衰敗。因此,差異化競爭顯得尤為突出。差異化競爭的核心指導思想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即揚長避短、整合資源、錯位競爭。
2 科技傳媒服務企業發展的功能定位
現代企業的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高,開拓市場、擴大份額離不開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科技傳媒作為以傳播科技新聞、前沿動態、知識普及為主要內容的媒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1橋梁功能
科技傳媒的最本質功能是傳播,在服務企業發展的定位中,科技傳媒一方麵要將企業的最新科研產品、技術革新動態等及時地通過新聞報道、科普專欄等形式第一時間傳播給廣大受眾,起到宣傳、推廣作用,同時還要幫助科技成果投入生產,幫助企業進行市場開拓;另一方麵,科技傳媒還要通過對受眾的科技需求等進行采訪報道,為企業科技創新尋求契合點,引導企業創新方向。
2.2解讀功能
科技知識充滿奧秘,深刻理解需要媒介予以進一步通俗化。在科學文化知識傳播過程中,科技傳媒應當是忠實的翻譯器,以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高精尖科學技術,實現“陽春白雪”到“下裏巴人”的轉化。對此,科技傳媒更應當加強對自身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培訓,精益求精,確保對科技的準確解讀,以免任何誤讀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如《山西科技報》中開辦有“成果·專利”欄目,旨在解讀新技術、新產品,廣泛吸引了受眾眼球,推介效果極佳。
2.3參謀功能
在企業發展中,科技傳媒應主動作為、積極作為,努力做好企業科技創新的參謀助手。科技傳媒作為中介而言,掌握海量信息,通聯各級各類科研機構,是科技新聞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和中樞係統,如若主動作為,必將大有可為。如山西科技報社,近年來通過各種渠道進一步密切了與基層企業的溝通和聯係,主動了解企業需求,掌握企業技改動態,為企業轉型、轉產“找婆家”、“結對子”,既豐富了自身的辦刊內涵,更為企業提供了優質的谘詢服務。
3 科技傳媒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途徑
實踐證明,科技傳媒應乘勢而上,找準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新路,實現雙方互惠共贏發展。
3.1品牌傳播
品牌傳播是企業以品牌核心價值為原則,在品牌識別的整體框架下,選擇廣告、公關、銷售、人際等傳播方式,將特定品牌推廣出去,建立品牌形象,促進市場銷售,是目前企業家們高擎的一麵大旗。中國進入WTO以來,全球化已融入整體競爭,而整體競爭不僅僅靠技術、靠資金、靠管理,更重要的是品牌,如蘋果、沃爾瑪、飛利浦等等,在國內耳熟能詳。中國企業盡快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鑽石品牌,迫在眉睫。
21世紀網絡盛行,一段時期內人們普遍認為網絡媒體不受製於版麵、發稿速度也大大高於傳統媒體,但經過實踐檢驗後,紙質媒介作為傳統媒介形式,其所樹立的公信力和聚集的讀者群,讓網絡媒體望而卻步。因此,更多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在少數權威報紙上發“豆腐塊”,物以稀為貴,效果反而更佳,這種“新聞落地”的方式,更加堅定了科技傳媒中傳統媒體的作用。因此,科技傳媒服務企業品牌傳播,必須進一步整合廣播―報紙―電視―網絡的四維力量,不局限於一家媒體和一個網站的傳播,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傳播。
這種傳播模式何以更有效?原因在於,使同一個信息點通過不同渠道傳遞給讀者、作用於讀者、產生了效力。
下麵以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是為例來說明: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是在整合傳媒資源、拓展業務範圍的基礎上所組建的,下設兩報、八刊、四個中心、若幹公司,500餘人,編輯管理四個內刊、十多個網站、四大類40多種科技手機報,擁有CNSCI戶外傳媒、農科110和健康365兩大服務平台、中科雲媒全媒體跨平台科普服務媒介、手機客戶端、科普網絡電視、農科110廣播、流動媒體,能為企業提供科技與經濟信息谘詢、品牌策劃、媒體傳播、組織產品發布和專業論壇、企業內部報刊策劃編輯、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成果鑒定、宣傳片、大型畫冊編輯出版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