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信息化服務體係建設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重要作用(1 / 2)

科技信息化服務體係建設在農業科技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申紅濤

摘要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能夠得以有效的推廣、運用,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務體係是農業科技傳播的關鍵。在現代農業生產當中,必須提升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係的現代化建設水平,這是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以及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完善的科技服務體係,充分發揮我國科技服務人才的科技傳播作用。

關鍵詞科技信息化;科技傳播體係;專家資源整合;優質科普資源;科技傳播信息平台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55-02

1 科技信息化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之一就是科技對其貢獻率在眾多涉農領域的處於的主導地位。進入新的21世紀,農業現代化的內容更為豐富,包括農業生產水平、農村經濟水平、農業物質投入、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農業科技與教育、農村環境等。不論農業現代化的內涵如何拓展,其本質在於不斷引入“現代”科學技術,形成新的生產力,提升農業生產效益。[1]近年來,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已成為現代農業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

從國家層麵來看,近年來,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推進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山東、湖南等試點省的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從山西省來看,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全省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點到麵,農業信息技術示範應用的星星之火在三晉大地上不斷點燃,擴散。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一是信息化基礎網絡已經基本建成。二是信息資源建設有良好的基礎。三是信息服務體係日趨完善。

現階段,要加快我省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就要以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重點,以發展農業信息谘詢產業為突破口,以現代化信息化傳播技術為手段,以豐富的科普資源為載體,以農業科技人才為依托,建設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技術服務體係,培育公眾信息意識市場意識,從而推進農業科技信息化進程。

2 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是農業科技傳播的重要手段

近幾年,山西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山西省科協組織實施了以科普惠農為中心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百萬農民學電腦”“新型農民遠程培訓”“科普惠農綠色通道工程”“山西農科110服務體係建設”等一係列科技下鄉、科技入戶工程,提升科技傳播能力,有力地推動了山西農業科技進步和發展水平,為農村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大環境下,我省農村科技工作麵臨最為緊迫、最為現實的問題是,選擇一個行的通路徑、建立一個能夠產生長期效果的農業科技推廣機製,把農村需要的科技及時流向農村、流向農業生產經營第一線,在這方麵,山西省進行了許多理論探索和大膽實踐。2005年開始,山西科技報刊總社探索建立以數字化實現科普資源共享,信息化服務平台建設提升科技傳播效應的有效途徑。以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發展公眾傳媒平台等,使信息資源得以充分的宣傳、開發、應用和推廣。如今,信息化已滲透到我省農村社會的每一個層麵。一是資源共享。通過開發數字報刊、農業手機報、科普網絡、農易通智能手機,發展科教影視、科技報刊、農村廣播、農村科技信息欄等公眾傳媒,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科普惠農服務站、科普惠農示範基地等基層信息化服務組織網絡,實現了能夠為全省農業生產提供可共享的廣泛性平台和快捷的數據化服務,廣大農民通過手機、網絡、電視、報刊等隨時能夠共享農業科學科研成果和服務項目;二是協同研發。全省農業科技人員可以通過建立的信息化設施和平台,零距離、跨區域等無障礙為農民提供快捷的信息化服務,以為科技人員技術合作交流提供了無障礙平台;三是科技傳播。信息化體係的建設,構築了一個快速化、網絡化的農業科技傳播和推廣服務新體係,加快了農業科技在農村和農業生產一線的的有效傳播和廣泛應用。

3 整合專家資源,為科技傳播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農業科技人才和技術推廣人員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的主力軍。整合建設一支強大穩固農業科技隊伍是開展科技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從以下方麵入手。第一,整合政府和基層農業人才,組建專門的高級服務團隊。第二,通過各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提高一線生產人員的科技水平和信息應用能力。第三,設立先進的農業生產示範基地,帶動更多的農民和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學習和應用先進的科學生產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