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西省科協聯合山西省財政廳成立了山西農科110專家谘詢委員會,將農業專家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建立一個權威、可靈活調度並具有一定穩定性的農業科技專家服務團隊。專家組織由全省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領域的專家人才,以及有一定經驗的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組成。實踐證明,農科110專家服務組織在開展農村信息化服務平台體係建設和科技傳播方麵,能夠較好地整合政府各部門、各行業有效資源,發揮團隊優勢,並可利用現代通訊網絡,向專家轉接電話和疑難技術問題解答,根據實際情況調度專家開展針對性的快捷技術服務,充分發揮了科技人才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4 集成優質科普資源,實現科技資源信息化服務
要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的信息化服務體係。第一,加快以信息技術武裝現代農業步伐,積極推廣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第二,整合利用農業科研院所和政府農技推廣機構以及社會化科技服務組織,搭建技術、信息、物資交流等多方融合的農業生產和科技信息化快速服務通道,為農民和農企提供高效便捷雙向互動的服務。第三,加快報刊、影視、廣播、圖書、掛圖等科普資源信息化建設,和優質農產品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建設,開展網上信息發布和技術傳播,增強區域信息化的輻射帶動能力,積極開拓科技信息服務領域和創新服務方式,探索新的科技信息服務模式,強力推進科技信息服務體係建設。
山西農科110通過熱線接聽、網絡視頻、廣播、電視、媒體點題等現代化手段為農民提供個性化科技服務。為了更加全麵地發揮農科110專家的技術資源優勢,農科110在專家大力支持下,聯合山西科技報刊總社下屬的科教影視中心、科普資源中心、圖書出版中心等,大力開發整合集納農業科學技術資源,出版了一係列形式活沷、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影視、圖書、掛圖等科普資源優秀作品。
5 信息平台公益化服務,社會化參與是重要推手
隨著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各種基礎性科技資源都納人了共享機製。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服務的社會化功能,但在廣泛的農業科技化服務領域,還沒有形成一個專門針對農村基層的長效服務機製。為農民提供有效的服務,特別是為農民提供免費快捷的公共化服務,不僅是農民和農企的需求,也是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當前我國三農還處於弱勢的發展階段,因此在一段時期內還需要政府和社會提供一定的公益化服務。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要義,本著全麵增強農民科學素質,自我發展能力,大力加強科學知識普及,積極推廣先進實用技術,以適應農業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為目的,2007年,山西省科協聯合山西省財政廳等相關單位,由山西省農業科技信息中心牽頭啟動成立了山西農科110服務中心,旨在為全省廣大農民迅速解決農業生產實際難題。
中心成立以來,全天候接聽農民電話谘詢,專家隨時接受調度深入農村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不計報酬,免費為基層農民提供服務,以實際行動和效果,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廣大農民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承擔了大量的社會化公益性服務工作。為了提升農科110服務效能,幾年中,農科110多種服務設施的不斷更新,服務手段不斷完善,而麵臨的問題是各項服務運行費用也逐年增多,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農科110持續的良好的運行和健康發展,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當前在獲得部分財政資金支持的基礎上,還需各級政府的重視扶持,與社會各界有誌於發展農業的有識之士的聯合,共同加強這一農業服務體係的穩定發展,努力形成一個長期有效的社會公益化服務、合作型服務,逐步探索與市場化服務有機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為推進山西現代農業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夏前浩,信息化是促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2011
[2]劉春靜,王玉亮,馮曉嵐,以信息化助力農業現代化,經濟日報,20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