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品牌是推進科技傳播產業發展重要環節
科技傳播與企業創新
作者:王俊英
摘要作為發展先進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科技傳播產業,對推進我國科普事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在簡要分析我國科技傳播產業發展現狀基礎上,以山西科技傳媒集團科技傳播產業發展實踐為例,探討培育品牌對發展科技傳播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培育科技傳播產業品牌的措施。
關鍵詞品牌;科技傳播產業;發展;途徑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107-0066-02
1 我國科技傳播產業發展現狀簡述
科技傳播產業是指為滿足社會人們的科技傳播需要、科技傳播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種產業。目前,我國科技傳播產業包括科普圖書、期刊、音像製品、掛圖的出版業和科普旅遊館園業、科普展覽展品開發製作業、科普玩具製造業、科學教育與遊戲軟件業以及科普網站或門戶網站科普頻道和科技手機報經營業等,其中科技傳播產品出版業是一個龐大的行業。
近年來,我國科技傳播產業已經起步,而且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實踐經驗,比如安徽、上海、北京、山西等省的科技傳播產業發展得卓有成效。但是,由於存在觀念、政策、機製、人才等多方麵原因,這項產業的發展還是很不平衡的,總體上看不僅規模和實力弱小,發展速度也還是十分緩慢的。比如科普圖書、期刊出版業,雖紅火,卻不熱鬧,嚴重缺乏品牌效應。據有關統計顯示表明:近十多年來,全國出版的科普圖書和期刊種類有明顯增長,但發行量卻有明顯下降,科普圖書平均發行量僅相當於全國圖書平均發行量約1/8;科普期刊每期發行量能超過20萬冊的不到5%,大部分都隻有幾萬冊。還如各科普網站或門戶網站的科普頻道和科技手機報,在編輯內容上千篇一律,東下載西抄襲,缺乏原創的獨家的內容,經營策略與市場脫節,當然也就談不上什麼樹立品牌可言。
2 山西科技傳媒集團科技傳播產業發展的實踐
山西科技傳媒集團致力於科技傳播產業發展,至始至終實施品牌戰略,取得可喜的成效。
2.1整合資源,建設科技傳播產業發展基地
為了打造科技傳播產業發展基地,增強市場競爭力,山西科技傳媒集團從2002年開始對主要科普產業資源逐步進行整合,至今逐步擁有了七大類科技傳播產業,即:1)出版產業,包括《科學導報》、《山西科技報》、《科學之友》、《科技與創新》、《新科幻》等報刊和“讓科學點亮生活”、“今日農業科技入戶”係列科普叢書與科普光盤、科普掛圖等;2)網絡產業,包括山西科普網、科普惠農網、易科網、科技新聞網、科學之友網、大今網等10多個網站和科普網絡電視台;3)展覽產業,包括由4輛科普大篷車組合起來的4611流動科技館、數字科普電影放映隊;4)視聽產業,包括與山西電視台合辦的《科技直通車》、《今日農業》電視節目、全省11個市119個縣(市、區)開辦的《科普大篷車》電視節目、與山西人民廣播電台合辦的“農科110”服務節目;5)數字產業,包括山西科技手機報、農民手機報等16種手機報刊和“農科110”信息服務、農科百事通短信服務平台、健康365服務平台;6)新型產業,包括山西農村市場科技傳播新銳產業——CNSCI村村通傳媒;7)動漫產業。
2.2組建機構,推動科技傳播產業研究與開發
為了把個科普產業切切實實地做大做強,除原有的“兩報兩刊”外,2006年以來又先後經有關部門批準成立了山西省科普資源中心、山西省科教影視中心、山西省數字傳媒中心、山西省農業信息中心,確定編製,明確職能,具體實施各項產業。同時,注冊組建了山西科技傳播產業中心,專業開發科技傳播產品。
2.3招賢納才,凝聚科技傳播產業人才力量
為了實現科技傳播產業的創新發展和優化升級,山西科技傳媒集團不拘一格吸納人才,一是從大專院校公開招聘人才;二是有針對性地從有關部門挖掘人才;三是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培養一批人才,從而凝聚起了一大批發展科技傳播產業的優秀管理、策劃、編輯、設計、製作、營銷等人才。
2.4市場化運作,打造科技傳播產業品牌
山西科技傳媒集團一班人積極轉變觀念,經過多次調研、討論,逐步建立起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運行機製,在確保科技傳播產品和科普活動科學性、嚴肅性前提下,將各項科技傳播產業全麵放手市場化運作。並隨之研究製定了相應的品牌發展戰略,開展了一係列企業營銷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