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技傳播對農產品返城工作的影響(2 / 3)

2科技傳播對農產品返城的影響

2.1科技傳播的含義

科技傳播是“科技知識信息通過跨越時空的擴散而使不同個體間實現知識共享的過程”。科技傳播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大眾傳播媒,這是它的主要普及的工具和渠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媒渠道的迅猛發展,科技傳播對於人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增強,現代傳媒的功能逐漸專業化和智能化,在科技傳播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

科技傳播的內涵包括向受眾普及科技知識,傳播科學思想,教授科學方法等一係列的社會活動。科技信息的傳播過程是由“信息的產生至加工處理至傳播至接收至分析利用”等環節組成的。科技傳播鎖傳遞的並不是新知識,但卻是新知識傳播的重要媒介和渠道,通過科技傳播,科學家與公眾關係得到了連接。農業傳媒通過與農業科技學界的交流和合作,對已有科學知識和科技成果進行加工處理,將其傳播、普及到廣大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民中,起到增強國民素質和發展現實生產力的作用。科技傳播會很大程度地影響人類生產活動的各方麵,重塑和引導人們對農業科技信息的價值觀念,並指導其行為方式和路徑,使人們逐漸樹立起農業科技意識,用農科知識、思想和方法指導實踐行動,從而為現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力量。

2.2科技傳播對農產品返城的促進作用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五分之四。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一年甚於一年,盡管如此,農產品供需不平衡、價格下降和農民增收效果不佳等問題仍然存在,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保障農業基礎地位有著重要作用,進而對第二、第三產業發展也有著積極的帶動作用,對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非凡。而解決這些問題,做好農產品銷售工作是關鍵所在。

在農產品市場,生產、技術、銷售、加工和運輸信息流通速度慢和流通渠道不暢導致農產品銷售的網點、規模和設備與農產品市場的發展難以協調。農產品銷售中的農業技術的支持、農資的購買或農產品的定貨、銷售、運輸、加工、廣告與付款等,都伴隨著信息的流動,信息實際上是整個農業大市場的傳送帶。因此,現代農業市場的高效運作離不開科技信息傳播所帶來的正麵效應,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應用,其作用將越來越明顯。通過完善的科技傳播體係,會解決農產品流通不暢和結構性、季節性、區域性過剩等問題,從而解決保證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障農民增收乃至農村穩定。

2.3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消極作用

農業科技信息傳播過程是傳媒工作者通過大眾媒介向農業科技工作者或農民等受眾傳遞科技信息,然後又接收反饋信息的相互傳遞過程。在農業科技傳播中,信息的傳遞要經過事實至媒體至受眾至媒體至事實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而信息不對稱則普遍存在於這一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當中。雖然涉農媒體通過各種努力收集關於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各種科技信息,但是他們所掌握的信息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農業科技信息和農業生產實際之間的信息往往會有一定的差距。農業科技信息和從事農產品銷售工作的人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涉農媒體在傳播農業科技信息的同時,也同樣需要了解農業科技信息工作者和廣大農民的需求和他們對信息的反應來調整傳播內容和模式。然而對於從事農產品銷售工作人員的信息,媒體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媒體和受眾之間也同樣存在信息的不對稱。

所以,農民對農產品銷售渠道的科技信息的獲取比較被動,缺乏主動尋求市場信息、聯係市場,同時市場對農產品生產和供給信息也較為滯後,容易出現信息提供和農戶所需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導致在農產品集中返城銷售上,供給方信息和需求方信息不協調,商品種類和數量需求不協調,給農產品返城工作帶來消極影響,這就需要在返城銷售工作人員和農戶之間、工作人員和最終需求者之間建立行之有效交流方式。

3 科技傳播對農產品返城的影響方式

3.1大眾傳媒形式

科技傳播對農產品返城工作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七大類媒體實現,即報紙、電視、廣播、雜誌、戶外廣告、網絡等。具體分析如下:

1)報紙

在傳統四大媒體中,報紙是普及性最廣和影響力最大的媒體。隨著農民知識水平的提高,對報紙的需求程度也加大,對其所傳播知識的吸收程度也加大了。所以報紙與農民讀者的距離也更接近了。農民可以通過定製專門針對農業生產和銷售的報紙,了解目前農產品市場行情和需求狀況,了解農產品返城工作的最新進展,甚至去聯係固定的返城渠道。

2)雜誌

對於農民朋友,盡管與報紙廣告相比,雜誌明顯地缺乏時效性,但可以利用其光彩奪目的視覺效果,分專題地介紹農產品返城的工作進展和下一步工作需求,讓農民集中學習其中的知識。同時,也可以發放給農產品返城渠道中的其他信息接受者,向其宣傳、推廣更好地農產品,建立固定的農產品返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