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播媒體微信“熱”應用的“冷”思考(2 / 3)

微信在廣播中的應用,打破了原有的廣播節目製作和播出的操作機製,大量微信用戶反饋的信息如潮水般湧入,給廣播編輯和現場主持人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些信息不僅包括文字內容,還有語音信息、圖片、視頻等,信息量巨大且魚龍混雜、真假難辨,而相應嚴格、完整和有效的信息審查、篩選和把關製度的缺位,使得部分廣播電台在節目運作上出現編輯混亂、內容失實等現象。

尤其是大量的語音信息的記錄、整理和保存都有一定難度,加大了編輯記者的工作難度,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情況下,大量可用信息被淹沒,按照傳統文字信息管理模式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工作需求。在麵對這樣的信息傳播、互動環境時,部分廣播電台的技術平台和運作機製顯得不夠成熟、流暢,廣播微信的編輯和現場主持人還沒有完全適應,表現得不夠穩定和冷靜。

2.3受眾群體的差異弱化了微信的使用效率

安裝和使用微信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術要求,決定了其主要用戶群體要有一定文化層次、較樂於接觸新事物且對電子產品和社交有興趣。2011年11月微信團隊官方數據顯示,微信的用戶群體中,25歲-30歲的估計占了74%,從職業分布來看,擁有大量碎片時間的大學生是主體。大學生占了64%,其次是IT行業和白領,這三類人占了微信用戶總數的90%。主要為一線大城市的青年白領。而當前廣播受眾主要為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有車一族和退休老人群體,中老年群體仍然是廣播節目主要聽眾。可見微信的主要用戶群和廣播聽眾的主要群體存在不一致的現象,且群體屬性差異較大。這不利於受眾及時參與廣播節目,不能很好地將微信用戶群納入到新的廣播聽眾群中去,從而阻礙了廣播與微信的深度融合。

2.4不成熟的營利模式導致拓展空間受阻變窄

2013年8 月5日微信5.0版上線,增加了支付中心、遊戲中心、表情商店等,微信綁定銀行卡,可在公眾號、掃二維碼、App中實現一鍵支付,標誌著微信商業化正式開啟。但目前O2O(Online to Offline)的運營模式還不成熟,將業務從線上拓展到線下的經營經驗不足。微信業務經營對於用戶來說還是種新興的消費經營方式,交易的安全性及售後保障服務有待完善,加上受眾對原有消費方式的依賴心理,限製了其實際體驗用戶的增長。

此外,推送廣告內容仍然是廣播媒體應用微信營利的主要手段,但技術壁壘限製了廣播微信的廣告傳播力和影響力。廣播的微信公共賬號點對點的傳播模式限製了到達用戶群體的數量,用戶對於廣告內容的實際點擊率有限,降低了廣播微信廣告的有效到達率。加上現階段不能實現微信PC客戶端操作,廣播的微信內容隻能轉載到騰訊微博上,不能轉載到新浪微博或者其他網絡媒體。這些都限製了微信廣告信息的傳播空間,從而使其營利渠道受阻。

3 廣播媒體應用微信排障前行的應對策略

3.1著力核心技術與產品服務的升級完善,打破技術壁壘

打破技術壁壘,首先需要突破公共微信賬號內容推送的數量限製,加快其與微博、飛信及其他媒體的平台對接,促進微信內容的自由轉載和即時發布。同時開發相應的PC端產品,同時在廣播內容播放的相關網頁、推廣微博等頁麵加入微信二維碼,使得受眾在關注廣播節目的同時關注微信,實現微信與PC客戶端的自由連接。通過第三方接口或者把微信內容嫁接到電台的WAP網站,實現節目無限時長的檢索和點播,也是技術升級的努力方向。

微信語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編輯有一定的難度,提升相應的技術服務,能大大減輕廣播編輯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加快微信應用的步伐。部分聽眾抱怨參與廣播節目的互動微信,往往要等很久才能得到回複,這大大降低了受眾的參與積極性。進一步優化廣播節目中的微信傳播的流暢性和及時性,推動技術革新,建立相應的反饋機製和技術服務體係,能提高微信互動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3.2優化內容與品質,發揮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