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印度報業托拉斯的前任首席科學記者KS Jayarama曾在一個研究所隻有兩行字的一份聲明中偶然發現該所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免疫避孕方法”。進一步探索發現,他們在利用一種從胎盤中提取的激素來防止老鼠受孕。他據此寫出了轟動世界的獨家新聞:“一種潛在的生育控製疫苗正在誕生之中!”。他把自己的成功總結為“主動精神和新聞嗅覺”,所指的其實正是本文正在討論的隱性知識。
研究教育學學者最早注意到這些知識,並把它們命名為“實踐性知識”,與“理論性知識”相對。他們在研究教師教學過程時認為,教師的“理論性知識”通常可以通過閱讀和聽講座獲得,包括學科內容、教育學、心理學和一般文化等原理類知識;“實踐性知識”包括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和表現出來的知識。前者通常停留在教師的頭腦裏和口頭上,是教師根據某些外在標準認為“應該如此的理論”;而後者是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實際使用的理論”,支配著教師的思想和行為,體現在教師的教育教學行動中。
由於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研究較少,借鑒教育學者對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定義,本文提出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的初步定義:科技記者的實踐性知識是科技記者真正信奉的,並在其科技報道中實際使用和表現出來的對科技新聞的認識。
具有以下特點:1)具有一定的內隱性,難以言說但可意會和感悟;2)在實踐工作中形成和發展;3)具有個體性,每個科技記者都在自己過去的個人體驗中形成不同的科學觀、與科學家交往的行為方式及科技與社會之關係的理解等,指導未來的實踐行為;4)影響對理論性知識的應用。
2.3.2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的構成
根據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的定義和特點,此類知識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科技記者的科學觀
科學觀指的是科技記者對“科學是什麼”、“科學研究過程與方法”、“科學與社會的關係”等問題的理解。
具備與時俱進的科學本質觀既對科學記者的實務操作具有指導性的意義,也是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的核心。科技記者從選題、采訪到新聞寫作的實務工作,科學觀都以一種無意識的經驗支配著科技記者的行為。
從最終呈現的科技新聞中最能體現科技記者的科學觀:是否認為已經形成的科學理論一成不變?是否認為科學能為所有問題提供完美的答案?是否傾向於相信權威的言論而忽略了辨別證據?是否關注了影響某一項科學研究的全部社會因素?
科學觀的形成則受到科技記者個人學習經曆、關鍵人物和事件的影響。例如,有自然科學背景的科技記者更容易抱有實證主義的科學觀,認為對世界進行仔細的、沒有偏見的觀察構成科學的可靠的、客觀的基礎。他們也更容易格外相信科學能解決所有問題。而社會科學背景的科技記者則更可能具有建構主義的科學觀,下意識地按照自身理解對科學研究進行建構,則可能導致誤解。(上述這兩種情況是相對而言,不存在絕對界限)
2)科技記者的實踐情境知識
一般來說,實踐情境具有由獨特事件構成的特性。本文中的“實踐情境”則指的是科技記者在業務工作時遇到的不確定、無秩序的情況,科技記者的實踐情境知識則主要體現在工作中快速而準確的決策中。
例如,在選擇新聞線索時,科技記者麵對的實踐情境可能是閱讀期刊文章、聆聽科學家濃墨重彩的報告並從中選擇新聞線索。新聞的及時性要求科技記者必須在最短的時間裏準確判斷它是否值得報道,理解數據和公式的含義。
現場采訪則是另一個更具挑戰的實踐情境。向科學家問什麼問題才能使對話順利進行,最能體現科技記者的實踐情境知識。科學家嚴謹甚至苛刻的群體性格要求科技記者反應更加迅速。在這一情境中,科技記者的行為則完全依賴於自我定位、思維的敏捷、對科學家語氣及情緒的準確判斷、行為上的變通等,是直覺和想象力的即興發揮。
新聞寫作也同樣反映出科技記者的實踐情境知識。有人曾經總結出幾項寫出“好”新聞的要素,包括“想象一個讀者”、“誘人的開篇”、“使用過渡”、“運用類比”等。但是,要真正寫出“好”新聞,絕非機械地按照這些要素行事,科技記者需要在長時間寫作經驗的積澱中獲得靈感。
3)科技記者的批判反思知識
倘若前兩個方麵的實踐性知識都是科技記者的“無意”行為中,那麼,批判反思知識就算得上是“有意”的行為中。所謂“反思”就是深思熟慮的思考,是一種實踐取向的反思,表現為“對實踐反思、在實踐中反思、為實踐而反思”。
以實踐工作為導向的反思,在實踐中和實踐後都能進行。實踐中的反思有利於選擇線索、現場采訪和新聞寫作等業務工作的及時修正。實踐後的反思則以文字、同行間交流、研討會等形式進行,更加詳盡,便於其他人領會。
科技記者的上述三類實踐性知識能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也能與理論性知識進行互動。如批判性反思能更新和發展科技記者的科學觀,也能影響科技記者的實踐情境知識。
綜上所述,科技記者具有由科學觀、實踐情境知識、批判性反思組成的實踐性知識,這些實踐性知識是在每一個個體(即科技記者)在各不相同的個人經曆和職業生涯中逐漸形成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科技記者的實踐性知識能成為其專業發展的出發點和目標。正是實踐性知識使成熟的科技記者不可替代。
3對開發科技記者實踐性知識的建議
每一個新科技記者逐步成長為成熟的專業工作者,都伴隨著實踐性知識的不斷開發。也隻有不斷開發科技記者的實踐性知識,才能使科技記者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是,現實中,我們對科技記者專業性仍然重視不夠,有不少媒體人還持有這樣的觀點:除了采訪對象不同,科技記者和其他領域的記者沒有區別。即使在科技傳媒業內,從業者對科技記者專業性的強調也停留在顯性的專業知識上,尚未認識到開發個體的實踐性知識對提高專業水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