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博“自淨”能力提升途徑分析(2 / 3)

微博以一年將近翻一倍的速度增長著,用戶的普及、數量的增長對微博內容的散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關注者與被關注者之間不是傳統媒體中的單向互動模式,而是形成一個樹狀傳播結構,一個被關注者發布了不實信息或者辟謠信息後,他的關注者可能有部分會轉發甚至加以發揮;而這些關注者的“粉絲”們再進行下一階段的傳播,病毒式的傳播由此進行。

每一個微博用戶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傳播中心,從這個傳播中心散播出去的信息再輻射給其他人。因此,傳播中心越多,信息傳播得越及時、越快,從而為謠言的迅速傳播、聚合和裂變帶來了可能。

那麼上文中提到的微博謠言和微博辟謠在此次地震中傳播速度和廣度俱增的根本原因是一致的,即隨著用戶人數的增加,微博“把關人”也越多,微博的自淨能力自然也就越強。意見領袖們的辟謠信息和傳播效果是通過微博中這些草根用戶轉發後才顯現出來。

微博越來越多地和外部軟件、論壇或其他網站等傳媒形式捆綁、聯係起來,微博用戶傳遞的信息拓展給整個互聯網的網民,使得信息能在更大的範圍內被共享,也使得謠言能在更大的範圍內被傳播,更促在更快的時間內從不同的渠道獲得訊息使謠言得以攻破。

4月20日上午,《新快報》調查新聞中心記者、新浪微博名為“記者劉虎”在其微博中接連發布了“#雅安地震#蘆山縣,倒塌的樓房。”和“#雅安地震#地震中受傷的人。目前餘震已發生多次。”

等多條關於雅安地震的微博,並配上圖片。事後有網友發現這些微博所附圖片並非現場真實照片,而是博主用2008年“5·12”什邡、映秀等地舊地震圖片冒充。多位微博用戶作為舉報人舉報了這些配圖不符的微博,經新浪審核後,微博社區管理中心判別舉報人勝訴。經不少媒體官方微博和微博名人轉發後,不實微博已被刪除。

從新浪微博處理的不實信息看,絕大部分不實信息的舉報多為“草根”知情人網友,隨著時代的發展,微博用戶教育水平和素質的日趨提升,看到信息後主動核實、考證的自覺性日漸增強,“把關人”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說到底,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是基於傳播接受者的。人數越多,訊息傳播的“網”張的越大,覆蓋麵也越廣。微博草根用戶作為這張“網”上的無數個節點,在微博這個平台上互通有無、篩選信息、甄別真假。

3微博意見領袖設置辟謠議程

意見領袖是指在人際傳播中為他人提供信息、意見、評論,並對他人施加影響的“活躍分子”。微博中的意見領袖主要通過議程設置來影響其他用戶,他們撰寫140字以內的文字,附上圖片、視頻、鏈接等,或者轉發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供“粉絲”們閱讀並進行傳播,從而影響更多的微博用戶。

新浪微博中的意見領袖可分為認證與非認證的。經過實名認證的通常是現實生活中某方麵占有強勢地位的人,例如演藝界人士、作家、學者等個人用戶,也包括傳統媒體、民間組織等群體。非認證的微博意見領袖大多是普通人,因其在微博中發布吸引人的內容,網絡中活躍程度高,擁有與認證用戶一樣大量的粉絲,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

雅安地震初期,有網友在微博上宣稱早前就有人預報出了此次地震發生的時間和地理位置,以致部分網友信以為真,在微博中把雅安地震預測失效的怒火宣泄在地震局身上,認為地震局瀆職隱瞞。

就此,果殼網在4月20日22:40分發布了一條微博:“【為什麼地震預測不可信?】中短期的地震預測是全世界的學術難題,還沒有被攻克。目前科學家能做到的,隻是提前幾秒到幾十秒進行預警……

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生@裘布依井流寫了一個帖子,剖析了那些預測背後的奧秘。”(http://t.cn/zYHLAIh)其中不僅簡短地說明了地震預測不可信的原因,更附上詳細科普地震相關知識的帖子,該條微博轉發達18000多次,有效地破除了流言,安定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