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6善於隨機應變
你不要總是對自己不滿意,這是膽小怕事的表現;也不要自滿自得,這是愚蠢的表現。過分的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是一種無知,它雖能有導致傻瓜般的幸福感,讓人得一時之快,但實際上常常有損於一個人的名聲。你不能鑒定出別人的完美程度,所以總陶醉於自己的平庸。自我警告總是有用的,既能幫助事情進展順利,也能在事情進展不順利時讓我們感到慰藉。如果你對挫折早懷有一定恐懼之心,則挫折來臨時,你反倒有恃無恐。荷馬也有打瞌睡的時候,亞曆山大則因失敗而從自我欺騙中警醒過來。事情要依環境而定,有時環境助你,有時環境害你。然而,對於一個無可奈何的傻瓜,最空虛的滿足也如鮮花一樣美好,並可以繼續播撒出許多滿足的種子。
13.3謹慎亦需好好把握
謹慎的心態能決定一個人是否在幸福或苦難中度過一生。每個人都擁有合理使用謹慎心態的權力,每個人都有權力去開采它,為一切正當目的去應用它,不用花錢,也不需付出什麼代價。
但是,如果你不會合理開采和利用你的謹慎心態,那麼你可能就要付出代價。所以,適當調節和把握一下你的謹慎心態,你的一生就會與眾不同。
13.3.1適當謹慎可令你避免陷入困境
陷入困境的原因很多,然而大多是主觀方麵的不謹慎造成的。如果一個人時時保持一顆警醒的心,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分辨,用大腦思考,那麼他就能遠離困境。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九層之台,起於壘土。保持謹慎的心態就是絕不忽視一些細枝末節,因為這有可能就是使你陷入困境的開始。隻有處理好小的細節,才能使大的方麵成功。
心細謹慎的周總理
周恩來總理一生謹慎,辦事從不忽視細小之處,因此他很少在處理問題上陷於被動。在重慶談判期間,由於國民黨特務對中共代表團實行嚴密的監視,會見黨外人士多有不便,如果稍有不慎,就會被國民黨抓住機會說事,將會使共產黨陷於談判困境。周恩來選擇民主人士郭沫若的寓所會見黨外朋友,他親自擬訂客人名單,讓秘書發請柬,結果秘書忘了給一位朋友發去,時間到了,這位朋友沒有到,這才發現出了紕漏。
周恩來嚴厲地批評了那位秘書,說:“一個人向隅,舉座為之不歡,我們是無意的疏忽,可別人卻可能認為是有意的怠慢。千萬不能忽視這些小節,我們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
周恩來謹慎行事,終於沒能使工作陷於被動,許多民主人士也因共產黨的誠意和胸懷而折服。周恩來一生曆經無數次大大小小的談判,正是由於謹慎,幾乎從未使己方在談判中陷於困境。建國後周恩來長期擔任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事務之繁,日理萬機,在外交工作中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外交無小事。凡來訪的外賓,他都要對其衣食住行、生活習俗、宗教禁忌,興趣愛好等做盡可能的掌握和了解,力求盡東道主之宜。周恩來的謹慎心態是一貫的,也是他外交成功的關鍵所在。
如你時時保持謹慎的心,就能讓你少犯錯誤,少犯錯誤你便遠離困境,時時能將主動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
13.3.2謹慎不是恐懼
如果把你的謹慎心態,理解為恐懼心理,那麼你隻能是一事無成。
謹慎的心態要求是少犯錯誤,而不是害怕錯誤;恐懼的性格隻是害怕錯誤而不去做任何事。
謹慎的心態是去做有把握,但不一定是100%能搞定的事情,恐懼的心態隻是願意做那些被別人反複做過、自己完全能理解或親眼見過的事情。
你必須知道,再謹慎的人也會有說“本來可以”的時候,如果覺得自己可能犯錯,那麼不妨就大方地錯一次,別怕錯得離譜棗謹慎的心態不可能使你再犯第二次這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