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嚴謹理智的性格與命運(2)(1 / 2)

13.3.3謹慎更不是猶豫不決

假如一個人想成功,成就一番事業,他在保持謹慎性格的同時,必須養成堅毅和決斷的能力,否則他的謹慎隻能使他變得畏縮不前,事業也將一無所成。

世間最可憐的人,是那些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隻知小心而沒有主見、不能抉擇的人。這種主意不定、意誌不堅的人,難以得到別人的信任,也無法使自己的事業成功。

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總是不敢決定每件事,他們隻是考慮結果是好還是壞,是凶還是吉。他們考慮得也很多,懷疑得也很多,就是拿不定主意,因為寡斷,總是錯過了許多機會,一生也未能成功。站在河邊擔心鞋子會濕的人,永遠也不可能渡過河去。

真正的謹慎是除了具有小心的心理之外,還必須有決斷的勇氣,即使犯了小錯誤,也不會給事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因為他們對事業的推進,遠遠比那些膽小狐疑的人敏捷得多。

要成就大業,謹慎的性格加上胸有成竹的決斷,不為感情意氣所動,也不為反對意見所阻,那麼就可以說性格成就一切了。

13.3.4謹慎是成功後的清醒劑

保持清醒並不難,最難的是能時時刻刻保持清醒。尤其是當一個人取得成功之後,居功自傲,躊躇滿誌之態便不可避免地表露出來。他不知世間多少嫉賢妒能的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別人比自己強,這些人成事不足,敗別人的事的能力卻綽綽有餘。於是你的自傲便毀了你的成功。

謹慎的性格要求人成功之後不動聲色,甚至功成身退。成功並不是表現出來的,而是努力幹出來的,成名也不是自己吹出來的,是靠勤奮加才能得來的。

謹慎的性格使人始終保持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說過頭話,不做過頭的事。樹大尚且招風,何況人乎?

13.3.5謹慎是治療失敗的良藥

雖說保持謹慎很少失敗,但失敗仍不可避免地找到你。“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不必為失敗而後悔不已,既然已經失敗了,那麼就把這次失敗當作下次成功的種子,現在需要的是用反思來澆灌,而不是用後悔來助長。

謹慎是治療失敗的良藥,它能使失敗的傷口很快地愈合,它能使產生失敗的病毒徹底消滅。謹慎不是害怕,你越是害怕失敗,失敗越是找上門來,所以不妨大方地失敗一次,繼續保持謹慎的心態,有了這味良藥,同樣的病便不會犯第二次。

13.4過度理智就是膽怯

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是判斷事物的兩大基本因素。此消彼長,過分地理智,就會失去情感帶來的樂趣。過度理智謹慎,便有些不近人情。人性中的理性和感性是判斷事物的兩大基本因素。此消彼長,過分地理智,就會失去情感帶來的樂趣。

13.4.1不敢冒險,前進緩慢

一個過度理智謹慎的人,通常不願犯哪怕一丁點兒的錯誤。每一次前進,每一筆投資都會權衡良久,雖然有時能判斷出絕好良機,但又不願承擔風險,因此,他實際上得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謹小慎微不敢邁大步,雖說聚少成多,畢竟耗時太長,即便最終成功,也比敢於冒險者遜色很多。

在中國近代史上,晉商曾與徽商齊名,但最終卻沒有徽商影響深遠,尤其是在江浙及東南亞一帶,甚至沒出過類似胡雪岩那樣的“紅頂商人”,雖然最後胡雪岩斷送於自己的盲目自信上,但也曾叱吒商海幾十年,在中國經濟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而晉商大都帶有長期的農業經濟思想,理智卻不願冒險,一掙大錢除了開錢莊、商號,便回山西老家投資老宅,除了留下王家大院,喬家大院等建築,對近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遠遠比不上徽商深遠。

13.4.2極端理智,不近人情

也許過度理智的人有可能在某一方麵成功,但絕對算不上成功人物,因為過度的理性會削弱性格的感情因素,情感相對粗糙,有時候的表現幾乎不近人情。更有甚者,為了所謂的成功,竟全然不顧家庭的親情,而朋友也僅僅是利益上的朋友,理智使他們不願做出任何犧牲,必要時可以不要家庭,不要朋友,但他們並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以他們理性的頭腦,至多在法律和道德之間打個擦邊球。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事業的成功者,在家人眼中卻全然兩樣。

13.5做自己的主人

你能夠利用自己的力量獲得快樂和幸福嗎?或者你必須要依靠某人或某物才能獲得快樂?你對伴侶、父母或職業有依賴性嗎?

棄絕對他人的情感依賴吧!因為那是不健康的,隻有不依賴他人,你才能獨立自主地思考和做決定。你可以有很多朋友,但是不要被他們所支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