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嚴謹理智的性格與命運(3)(1 / 2)

這樣的船商

1967年6月中東戰爭爆發後,東西方之間的海上門戶蘇伊士運河一度被關閉。日本和西方國家在中東購買的石油隻好繞過好望角,經過長途跋涉後才能回到本國。這種情形導致對油船廠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各航運公司紛紛大批購進油船,擠進石油運輸行業,贏得巨額利潤。於是石油運輸業蜂擁而起,一時成為世界航運業的熱門話題。

而在挪威的卑爾根,有一個年輕人卻對此有著獨特的看法。他就是後來曾任挪威船長協會董事長、被評為挪威1977年最佳企業的耶伯生船運公司的擁有人棗阿特勒·耶伯生。他當時年方31歲,因其父親去世剛剛接過父親留下的一家小船運公司。這家公司隻擁有7條船,與其他大船運公司比起來,力量極其弱小。其父在世時,麵對航運業經營油船的熱潮,不甘心眼睜睜看著肥水流進外人田,也購進了3條油船,希望借此躋身於石油運輸業,然後擴展其航運公司的力量。但油船的造價非常高,這3條油船花費了公司微薄資本的大部分,致使公司處於資金緊張,運轉困難境地;同時麵對一些龐大的運輸公司,隻有3條油船的小公司其實毫無競爭力。

年輕的耶伯生鑒於這種情況,在接管公司一年就宣布賣掉油船,退出石油運輸的競爭熱潮。許多人對此大惑不解,還有一些人認為耶伯生年輕無知,不趁著大好時機狠賺一把,卻退出競爭。

油船很快地就脫手了,利用賣3條油船的錢,耶伯生購進了幾條散裝船,這種散裝船可以用來為大企業運輸鋼鐵產品和其他各種散裝原材料。以此為基礎,他與一些大企業簽訂了運輸鋼鐵產品和原材料的長期合同。

耶伯生曾解釋說:作為一家小公司,雖然有在投機性的熱潮中大賺一筆的機會,但是日後卻無法逃脫經濟衰退的致命打擊。惟有放眼長遠利益,放棄眼前小利,站穩腳跟,逐步發展壯大,才能在險象環生的航運業裏立於不敗之地。

不久,1973年再次爆發中東戰爭。為抵製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產油國紛紛提高油價。油價猛漲,使許多石油消費國大幅度削減石油需求量。與此同時,北海和阿拉斯加石油的成功開采,也改變了原有的石油運輸的路線。這兩個原因使油輪的需求量銳減,給世界運輸行業帶來了根本的變化。許多石油運輸船處於閑置狀態,各大油船公司在新情況下進退維穀,一籌莫展。

而耶伯生這家曾經隻擁有7條船的小公司,憑借其與那些工業部門簽訂的那些長期合同,運輸散裝貨物,贏利穩步上升,不僅平安度過航運業的衰退時期,而且逐步積累起資本,使公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今天的耶伯生公司已是挪威最有名氣的船運公司,在耶伯生的手中,掌握著總共120萬噸位的90條商船的船隊,還有在世界各地的眾多投資。

理智的林肯

同樣,在美國50位總統中,阿伯拉罕·林肯(1861~1865年在位)是惟一出身於貧民階層的一個。這位深受美國人民懷念的總統可謂其貌不揚,他說:“如果有人希望我描述一下自己的外表,那我可以直言奉告。我身高6英尺6英寸,體重180磅,膚色黝黑,骨瘦如柴,黑頭發,灰眼睛。如此而已,別無其他引人注目之處。”

在入主白宮以前,林肯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中,又加上其貌不揚,又一貫不修邊幅,常穿著一雙粗絨線的藍襪子、一雙大拖鞋,甚至連領帶都不會打,當他他初到白宮任職時,閣員中的闊佬沒有一個瞧得起他。他們甚至要挾林肯老實地蹲在白宮的角落裏。

財政部長齊斯對那位在宴會中不會點菜的老憨統治了白宮感到十分驚訝,不時窺視著總統的職位。他不僅在背地裏煽動別人對總統不滿,還連續五次提出辭職來相要挾。雖然第五次林肯批準了他的辭呈,但是林肯始終認為他是一個有才幹的人。林肯說:“齊斯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盡管他在背後愚蠢地反對我,但是我絕不願鏟除他。”齊斯辭去財政部長後,林肯量才而用,任命他為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

陸軍部長斯坦東同樣瞧不起林肯總統。他曾聲稱:“我不願意同一個笨蛋、老憨、長臂猴為伍。”他冷嘲熱諷地說:“人們為什麼要到非洲去尋找大猩猩,現在坐在白宮中抓耳撓腮決定命運的不就是嗎?”林肯聽後說:“我決心犧牲一部分自尊,要派斯坦東任陸軍部長。因為他絕對忠於國家,富有力量和知識,像發動機一樣工作不息。”

有一次一位議員帶著林肯的手令去給他下指示,斯坦東居然拍桌大叫:“假如總統給你這樣的命令,那麼他就是一個渾人!”那位議員滿以為林肯會因此把他撤職,可是,林肯聽了彙報後卻說:“假如斯坦東認為我是一個渾人,那麼我一定是了。因為他幾乎一切都是對的。”事後斯坦東極為感動,馬上到林肯跟前表達對林肯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