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能世界朋友
國際電台本著為全世界人民、為各國聽眾服務的宗旨,十分重視同各國聽眾的聯係,把它看作廣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同聽眾的聯係,有利於宣傳國際電台的節目,擴大廣播的影響;了解節目播出的效果和聽眾的意見、要求,作為改進節目的依據和參考;解答聽眾關心的問題,盡可能為聽眾提供服務;通過和聽眾的聯係,加深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情誼。
國際電台通過各種途徑介紹自己的工作情況,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士知道中國有一個通過電波為他們服務的電台,知道這個電台所廣播的內容和如何才能收聽到,認識到收聽這個電台的廣播是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途徑。
國外聽眾的來信、來訪,為國際電台辦好廣播節目提供了經常的、有價值的信息反饋材料。從大量的國外來信中,可以了解外國聽眾對廣播節目的意見、要求和希望,以及當地的收聽情況。因此,同聽眾聯係工作是電台的耳目,發揮著對節目的檢驗和監督作用,可以推動節目質量不斷提高。
國際電台負責地答複聽眾提出的問題,接待和走訪聽眾,聽取他們的意見,盡可能地滿足聽眾提出的各項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國際電台把聽眾當作親密的朋友,忠誠地為聽眾服務,全心全意致力於發展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
國際電台設立了聽眾聯絡部,統一負責規劃、檢查全台的聽眾聯係工作;具體的聯係則由各語言部(組)直接進行。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起,電台就陸續收到外國聽眾的來信。隨著對國外廣播語種和播音時間的增加,國外聽眾來信的數量也不斷增長。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八四年底,共收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聽眾來信230多萬封。其中一九六五年是一個高峰,達到286,163封。“文化大革命”期間,廣播節目質量下降,國外聽眾來信明顯減少。一九七○年是最低點,隻有21,833封。一九七八年以來,對國外廣播的麵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重新得到國外聽眾的信任和好評,來信數量逐步回升,一九八四年達到87,886封。
聽眾來信的內容涉及很多方麵,大體上可以分為幾類。
(一)表達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很多聽眾在信中表達了對國際電台和對中國人民的熱烈真摯的友好情誼,令人感動。波蘭聽眾裏·多米奇科夫斯基(R.Do—michkowski)在信中寫道:“當我坐在收音機旁聽你們的廣播時,我想,雖然我們遠隔千山萬水,但是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收到你們的來信,孩子們簡直象過節一樣高興。”巴基斯坦聽眾依·阿·馬立克(E.A. Malik)來信說:“我們巴基斯坦人民感到驕傲的是,我們的偉大鄰邦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我們建立了堅固而密切的友好關係,中巴兩國的兄弟友誼不斷鞏固而且將更加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電台烏爾都語廣播在加強這種友誼方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許多聽眾來信象老朋友之間的傾談。加拿大聽眾格裏辛(I.Grishin)在信中寫道:“北京電台是我家裏的常客。收音機裏發出北京電台的呼號,我就象聽到老朋友在按我家的門鈴一樣。我立刻站起身來,打開大門,聽他娓娓而談來自遠方的消息。”澳大利亞聽眾彼得遜(E. Paterson)來信說,她的丈夫是北京廣播的老聽眾,不幸去世了,最初她簡直沒有勇氣活下去,但時光的流逝逐漸減輕了她的悲哀。她表示要繼承丈夫的遺誌,做中國電台的忠實聽眾和朋友。
每逢中國取得重大成就或是遇到喜慶的日子,各國聽眾就紛紛寫信表示熱烈祝賀。在中國國慶三十五周年時,電台收到幾千封賀信。聯邦德國的聽眾格·魏德邁爾(G. Wedemeyer)說:“中國人民過去長期受到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剝削和壓迫,因此,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我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我對於你們的成就極為欽佩。強大的、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起著決定性作用。我衷心祝願貴國人民深為關切的台灣與大陸的統一能夠盡早實現。”
隨著國外聽眾不斷加深對中國的了解,他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也日益增進,許多聽眾熱情地向他周圍的人介紹新中國,主動做友好工作。新西蘭聽眾沃·安得列斯頓(O. Andres—ton)在同一位少年朋友交談時,發現他對中國有相當大的誤解,就耐心地向他介紹中國的真實情況,並把有關中國的書籍借給他閱讀。後來,這位少年的認識改變了,而且成為新西蘭——中國友好協會的會員。有些聽眾訪華歸國後就舉行招待會、報告會、展覽會,放映關於中國的錄像,展示中國的書刊和禮品,熱情地介紹他們親眼目睹的新中國。
國外聽眾還以寄贈禮品的方式表達他們對中國人民的美好情意。不少聽眾寄來他們聚精會神地收聽北京廣播時的照片。他們還寄來了自己的生活照、結婚照等等,表示他們把國際電台當作自己親密的朋友,願意中國廣播工作者分享自己的幸福。這些照片和信件鼓舞國際電台的工作人員更加努力地辦好對外廣播。
國外聽眾對國際電台寄贈給他們的信件和各種紀念品十分珍視。有的把贈品轉送給子女,作為珍品相傳。西班牙聽眾維·費爾南多斯(V. Fernandez)保存著中國電台寄去的全部信件。他寫信給國際電台說,他經常重讀北京的來信,覺得每一封信都使他“更加靠近中國和她的了不起的人民”。孟加拉國一個聽眾俱樂部舉行隆重的儀式,把中國電台的贈品作為獎品發給收聽和介紹中國廣播的積極分子。
(二)反映對電台節目的感想、評價和要求。
國外聽眾把北京廣播當作他們了解中國的“窗口”。他們在信中讚譽“北京電台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增進友誼的橋梁”。“作為中國人民的代表,北京電台是向國外介紹中國文明的最有效的、最權威的信使”。所以,越過千山萬水,千千萬萬的國外聽眾寄來了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件和收聽報告,他們在信上認真地評論國際電台的節目,敘說他們對哪些節目感興趣,對哪些節目不滿意。有的聽眾還具體分析一次或幾次節目,對節目的編排、播音的風格、音樂的播放、時間的安排等進行細致的評價。其中肯定和鼓勵的占大多數。土耳其聽眾穆·庫祖科蘭(M.Kuzukiran)在信中說:“我喜歡你們的節目。我認為你們廣播的新聞更為準確。對某些問題,特別是當前一些緊急的事件,貴台的廣播起到了有助於聽眾理解的作用。”法國聽眾布·克魯德(B. Claude)在信中說:“豐富的感情與精神世界是你們遼闊祖國音樂的源泉,這些音樂節目既有精湛的藝術價值,又有知識性。它不僅從地理、曆史背景、音樂和演奏技巧方麵給人以教益,還能豐富人們的感情和想象力。單說音樂節目,北京電台就值得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