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自卑的心態(5)(1 / 3)

大專的三年,是我克服自卑、超越自卑的三年。這期間,我有意識地剖析自己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克服自卑的灰暗心理,強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樹立積極進取的健康心態,逐漸找回了失去的自我。因為克服了自卑心理,這世界重新對我綻開了笑臉。

超越自卑,首先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是既有優點又有缺點的。自卑者要學會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努力發現自己的可愛之處,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我們班的小海同學原來總因自己太普通、不受重視而自卑。有一天,學校組織為一個身患絕症的同學募捐,小海毫不猶豫地走上前去,傾其所有,引來同學們又驚訝又敬佩的目光,大家好像是第一次認識他。小海回到宿舍哭了。他後來告訴我,他根本沒想過要表現自己,卻意外地發現了連自己也不曾注意到的閃光點。他逐漸明白了,要想得到別人的青睞和欣賞,首先要發現自己;要想走出平庸和自卑,首先要肯定自己。憑著這種悟性,他走出了自卑的怪圈,學習成績不斷提高,進而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

超越自卑,要紮根於現實土壤,確立合適的奮鬥目標。如果你一向不善言談,而期望自己明天在辯論會上成為一個口舌如簧的雄辯家;你生性靦腆,卻期望自己在周末的文藝晚會上一鳴驚人,那你注定要飽嚐受挫的滋味。

上大專之初,我也曾犯過這樣的毛病。後來我針對自己生性靦腆的弱點,下定決心改掉它,向老師主動要求在班會時承擔為全班同學讀報的任務。要知道,跨出這一步多麼不容易!原來我可是個和別人說話就臉紅、非常自卑的女孩子啊!我第一次上講台的時候,同學們都詫異地看著我,待明白了老師的意圖後,都對我投以信任和鼓勵的目光。雖然最初也不免慌張,但時間一長,我慢慢就習慣了。同學們都說我變化太大了。我也發現這對於我樹立自信心,改變原有的自卑心理大有裨益。就是憑這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我最終戰勝了自己。

超越自卑,還要學會科學的比較。我發現自卑的同學老喜歡把自己和他人比較,這本來無可厚非,但關鍵是要學會掌握正確的比較方法,建立合適的參照點。習慣於用自己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以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之長相對照,肯定隻會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最終落進自卑的泥潭,失去前進的動力。當然,也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老是用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這樣容易惟我獨尊,總覺得你比別人高出一籌,產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理。這兩種情況都是阻礙成功的大敵,需要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予以重視。既不要因與他人比較而失去信心,也不要因此而沾沾自喜。通過科學的比較,要能發現自身的長處,明了自身的欠缺與不足,比出信心,比出勇氣,為自己的成功增添動力。

超越自卑,就要根據自己的欠缺與不足,有意識地加以改進,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全麵發展的人。大凡在事業上做出突出成績的人,在這方麵都是做得很好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天資聰穎,但中學時患有口吃的毛病,給他帶來巨大的苦惱,他因此變得自卑、羞怯和孤僻。有一次上課,他的同桌搗亂,教師誤以為是田中幹的,當田中站起來辯解時,竟麵紅耳赤說不清楚,老師更加認定是他做錯了又不承認,別的同學也嘲笑起來。這件事對田中刺激很大,他回到家,分析自己口吃的原因主要還是源於個人的自卑。從此,他時時鼓勵自己在公共場合發言,主動要求參加話劇演出,並經常練習,終於克服了口吃的毛病,為他走上職業政治家的道路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