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會使你永遠成為失敗者
有些人終日遊手好閑、無所事事,無論於什麼都舍不得花力氣、下功夫,但這種人的腦瓜子可不懶,他們總想不勞而獲,總想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他們的腦子一刻也沒有停止活動,他們一天到晚都在盤算著去掠奪本屬於他人的東西。正如肥沃的稻田不生長稻子就必然長滿茂盛的雜草一樣,那些好逸惡勞者的腦子中就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思想雜草”。
無論王侯、貴族、君主還是普通市民都具有這個特點,人們總想盡力享受勞動成果,卻不願從事艱苦的勞動。懶惰、好逸惡勞這種本性是如此的根深蒂固、普遍存在,以至於人們為這種本性所驅使,往往不惜毀滅其他的民族,乃至整個社會。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統一,往往需要一種強製力量來迫使人們克服懶惰這一習性,不斷地勞動。由此就產生了專製政府。英國哲學家穆勒這樣認為。
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個民族而言,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東西。懶惰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爬過一個小山崗;因為懶惰,人們不願意去戰勝那些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
因此,那些生性懶惰的人不可能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一個成功者,他們永遠是失敗者。成功隻會光顧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懶惰是一種惡劣而卑鄙的精神重負。人們一旦背上了懶惰這個包袱,就隻會整天怨天尤人,精神沮喪、無所事事,這種人完全是無用的人。
亞曆山大征服波斯人之後,他有幸目睹了這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亞曆山大注意到,波斯人的生活十分腐朽,他們厭惡辛苦的勞動,卻隻想舒適地享受一切。亞曆山大不禁感慨道:沒有什麼東西比懶惰和貪圖享受更容易使一個民族奴顏婢膝的了,也沒有什麼比辛勤勞動的人們更高尚的了。
有一位外國人周遊世界各地,見識十分豐富。他對生活在不同地位、不同國家的人有相當深刻的了解,當有人問他不同民族的最大的共同性是什麼,或者說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時,這位外國人回答道:“好逸惡勞乃是人類最大的特點。”
英國聖公會牧師、學者、著名作家伯頓給世人留下了一本內容深奧卻十分有趣的書《憂鬱的剖析》。約翰遜說,這是惟一一本使他每天提早兩個小時起來拜讀的書,伯頓在書中提出了許多獨到而精辟的論斷。
他指出:精神抑鬱、沮喪總是與懶惰、無所事事聯係在一起的。“懶惰是一種毒藥,它既毒害人們的肉體,也毒害人們的心靈,”伯頓說,“懶惰是萬惡之源,是滋生邪惡的溫床;懶惰是七大致命的罪孽之一,它是惡棍們的靠墊和枕頭,懶惰是魔鬼們的靈魂……一條懶惰的狗都遭人唾棄,一個懶惰的人當然無法逃脫世人對他的鄙棄和懲罰。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比懶惰更加不可救藥的了,一個聰明然而卻十分懶惰的人本身就是一種災禍,這種人必然成為邪惡的走卒,是一切惡行的役使者,因為他們的心中已經沒有勞動和勤勞的地位,所有的心靈空間必然都讓惡魔占據了,這正如死水一潭的臭水坑中的各種寄生蟲,各種肮髒的爬蟲都瘋狂地增長一樣,各種邪惡的、肮髒的想法也在那些生性懶惰的人們的心中瘋狂地生長,這種人的靈魂都被各種邪惡的思想腐蝕、毒化了……”
伯頓對於同一個問題有大量的論述。《憂鬱的剖析》這本書的深刻思想也集中體現在該書的這段結束語中。伯頓在該書的最後部分說:“你千萬要記住這一條萬萬不可向懶惰和孤獨、寂寞讓步,你必然切實地遵循這一原則,無論何時何地也不要違背這一原則,隻有遵循這一原則,你的身心才有寄托和依歸,你才會得到幸福和快樂;違背了這一原則,你就會跌入萬劫不複的深淵。這是必然的結果、絕對的律令。記住這一條:千萬不可懶惰,萬萬不可精神抑鬱。”
懶惰這個惡魔總是在黑夜中出現,它直視那些頭腦中長滿了這些“思想雜草”的懦夫,並時時折磨他們、戲弄他們:
“正義之神正是派遣這些惡魔來折磨那些懶惰、無所事事的人。”
真正的幸福決不會光顧那些精神麻木、四體不勤的人們,幸福隻在辛勤的勞動和晶瑩的汗水中。懶惰,隻有懶惰才會使人們精神沮喪、萬念俱灰;勞動,也隻有勞動才能創造生活,給人們帶來幸福和歡樂。任何人隻要勞動,就必然要耗費體力和精力,勞動也可能會使人們精疲力竭,但它絕對不會像懶惰一樣使人精神空虛、精神沮喪、萬念俱灰。
一位智者認為勞動是治療人們身心病症的最好藥物。馬歇爾·霍爾博士認為:“沒有什麼比無所事事、空虛無聊更為有害的了。”一位大主教認為:“一個人的身心就像磨盤一樣,如果把麥子放進去,它會把麥子磨成麵粉,如果你不把麥子放進去,磨盤雖然也在照常運轉,卻不可能磨出麵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