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貪婪的心態(4)(1 / 2)

兒子向爹建議,拓寬石縫,擴大山泉,不就能衝來更多的金砂嗎?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怎麼沒想到這一點?

說幹就幹,父子倆叮叮當當,把窄窄的石縫鑿寬了,山泉比原來大了幾倍,又鑿大鑿深了坑。父子倆想到今後可得到更多的金砂,高興得一口氣喝光了一瓶老白幹兒,醉成一團泥。

父子倆天天跑來看,卻天天失望而歸,金砂不但沒增多,反而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父子倆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到哪裏去了呢?

持有“貪心”的父子倆聰明的結果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真正的進取心是靠辛苦勤奮來換取更多的勞動果實,不通過自己的付出而更高要求就是貪婪。進取心不會使人失去理智,而貪心卻可使人像被豬油蒙了心,變得愚蠢失常。

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在電視台發了一則啟示:有狗丟失,歸還者,付酬金1萬元。

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撿到狗的人嫌給的錢太少。於是富翁把酬金改為兩萬元。

一位乞丐在公園的躺椅上打盹時撿到了那隻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準備去領酬金,但卻發現,酬金已經變成了3萬元。乞丐又返回破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裏。

在接下來的幾天,乞丐一直在告示旁邊,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他的窯洞。

可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隻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奶和燒牛肉,對乞丐從垃圾桶裏撿來的東西根本受不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命運變好,乞丐不該陷入渴求更好之中,有心追逐非分之想的名利哪能是進取呢,貪婪的人一定會栽跟頭的。

世間最累的人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貪了人家的東西就得給人家辦事,而事情又不是那麼好辦的。

有人說,世間最苦是情種。這種說法,不必是情種,隻要是曾經為情所苦的人都會讚成。那麼世間最累是什麼人?我以為是貪官,我想不出還有什麼人比貪官活得更累。

貪官,首先要做的就是絞盡腦汁算計著如何貪了。有人求辦事,要說事情如何不好辦,暗示人送禮,要考慮如何讓人送得主動,要考慮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把禮收下,時間、地點、氛圍、表情、說話的分寸等等都要恰到“好”處。這些不知要在腦子裏轉多少遍。

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貪了人家的東西就得給人家辦事,而事情又不是那麼好辦的,不然人家就不送禮求人了。不好辦也得辦,就得動手腳,或偷梁換柱,或瞞上欺下。總之,通過正當渠道辦不成,隻能走歪門邪道,而光是清除“路障”就夠累的。

更讓貪官惶惶不可終日的是怕出事。一有什麼風聲就草木皆兵,寢食不安,走在街上老覺得有人戳脊梁骨,仿佛全世界的人知道了自己是貪官。假如同黨出了事,就更惶恐不安,怕被供出來。一屋子的高檔工藝品、滿箱子的黃金飾品,還有衣櫥裏的高檔皮衣,全是別人送的,一張發票都沒有,要是出了事就說“來路不明”了。多年“苦心經營”的安樂窩,平時最怕小偷,這時卻希望那些高明的小偷來“幫忙”,讓他們偷了去倒好,反正自己是不去報案的。沒辦法,這個親戚家藏一些,那個親戚家藏一些,半夜三更起來折騰。風聲越來越緊,心理上承受壓力也就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就走向了極端:或者自殺,或者攜巨款外逃,或者進入精神病院……

寫到這裏,我更加相信世上活得最累的是貪官。當然,也有些貪官是膽大妄為、天不怕地不怕的“二百五”,他們可能活得輕鬆些,但這樣的貪官隻是少數,而且說栽就栽。也有些手段相當高明的,隱藏得很深,能僥幸躲過一個又一個風頭。但他們肯定也一直在心裏緊張地敲小鼓,活得也不輕鬆。

貪官活得如此之累,完全是自作自受。他們在貪欲的羅網裏苦苦掙紮,最終淪為貪欲的奴隸。從大的人生意義上說,他們並不比普通老百姓,那些鮮活的個體生命活得更有價值、更有趣味。他們或許的確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但又的的確確是十足的可憐蟲。

放下貪欲

湯瑪斯·富勒說:“滿足不在多加燃料,而在於減少火苗;不在於累積財富,而在於減少欲念。”

下麵是一則寓言故事,它可以明確地告訴我們:當欲望產生時,再大的胃口都無法填滿,貪多的結果隻會增加無窮盡的煩惱和麻煩。學會接納自己、欣賞自己、使我們從欲念的無底深淵中得到釋放與自由,是快樂的始發站。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和蛇一樣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它還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愈多,當然跑得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