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重在樂心——保持樂觀的心境(1)(2 / 3)

快樂是生活的源泉,生活中若沒有了快樂就似無水之魚,雖生猶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一塊屬於自己的純潔聖地,快樂就隱居於此,她操縱我們每天的心情:時而像晴空萬裏中的朵朵白雲悠然自得;時而又像雨後的彩虹絢麗奪目;時而感受春風送來的問候;時而享受白雪皚皚中的那份寧靜。然而隨著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居於鬧市的我們越來越發現,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每日裏忙忙碌碌,憂愁交加,早已忘了快樂為何。我們常常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而愁眉不展,然後消極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找不到快樂的理由。我們的健康也因此而受到損害。

其實快樂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它與種族、年齡、職業、地位等沒有多少內在聯係。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也並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現快樂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受快樂的心靈。隻要你用心尋找、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快樂就在身邊。

一隻小螞蟻看見一隻蜜蜂在花叢中采蜜,非常羨慕,看見一頭大象在森林中搬運木頭,也非常羨慕。螞蟻被人踩在腳底,不能飛,又沒有力氣,好可憐!螞蟻思前想後,傷心欲絕。誰知,蜜蜂和大象到向螞蟻前來訴苦,要辛苦地采蜜,要吃力地搬運,日子不好過,做個螞蟻該多好,自由自在地爬山過溝。螞蟻這才懂得,不必去羨慕別人,誰都可以擁有快樂,快樂就藏在身邊。其實,每天醒來能夠笑逐顏開就是最好的快樂。即使有時候我們遇到不快樂的事,我們多去想想那些快樂的事,煩惱也會減輕。把煩惱整天掛在臉上,問題也不會自己解決。

人這輩子,說長也短,如果總被煩惱所困,在裏麵出不來,就會辜負了大好時光,失去很多機會。有煩惱的人總覺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其實不然,我們來看一組數字,可能會有新的啟發:如果今天你是健康地而沒有生病,那麼你比熬不過本周的一百萬人幸運;如果你從未體會過戰爭的危險,監禁的孤獨,嚴刑的殘酷、饑餓的痛苦,那麼你比全世界的5億人幸福;如果你衣食無憂、居有定所,那麼你的生活水平高於世界75%的人;如果你銀行中有儲蓄,錢包裏有鈔票,存錢罐裏有零錢,那麼你是整個世界中8%生活優越的人;如果你的父母健在,家庭和睦,那麼你很不尋常;如果你麵帶微笑,對所有人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麼你是幸福的,因為多數人能夠這麼做卻沒有這麼做;如果你能毫不費力閱讀這篇短文,那麼你比全球20億文盲幸運……

誰不想擁有灑脫自如的生活?誰不想得到夢寐以求的東西?誰不想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呢?相比之下,我們已經算是幸運兒了。有追求就會有失落,有夢想就會有失望,有得到必定會同時失去。世間萬物都是相對的,沒有一個物體可以單獨生存。快樂和煩惱總像一對孿生兄弟,你擁有快樂時,煩惱會遠離你;相反,你尋找煩惱時,快樂也會悄然而去。是在快樂中度過每一天呢?還是在煩惱中思忖每一天呢?

我們可以幫自己建一間“健心房”,累了就走進去,為自己忙碌疲憊的心靈做做按摩,使心靈的各個零件經常得到維護和保養。快樂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就在我們自己的心裏,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如同空氣一般無處不在。別再怨天尤人,望洋興歎了,睜大自己的眼睛,留心生活,學會讓自己的心靈時時充滿快樂。

做人要保持樂觀心態

人非金剛不壞之身,都會生病,其實對於很多疾病隻要保持心態樂觀,基本上都可以驅除病魔。樂觀的心態是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凡事向積極一麵看,可以減輕日常生活的緊張,舒緩精神壓力,有利於身體健康。例如,人在平靜、歡快的情緒中,食欲會較好,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身體抵抗力相對較強;反之,人若常處於沮喪、憂傷、焦躁、憤怒的情緒中,則往往食欲減弱,容易腸胃不適,有礙健康。

曾經有一位老年人在過馬路時不幸被汽車撞到而喪命。驗屍報告說,這個老人有肺病、胃潰瘍、腎髒病和心力衰弱。可是,他竟然活到了84歲。為他驗屍的醫生說:“這個人全身是病,一般情況下,30年前就該去世了。”有許多人不解他為什麼這麼多病還能活了這麼大的歲數。於是有人問老人的妻子,他怎麼能活這麼久?他的妻子說:“我的丈夫一直確信,明天他一定會過的比今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