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能夠做到這樣,確實是“俯仰無愧天地”。我們讚歎他的同時就會發現,無愧於心也包含了一種社會責任感。心中有了責任感,我們就會為己、為家、為國盡心盡力。我們明白了自己肩負的使命,就會坦蕩無私,光明磊落。我們會把自己的一言一行放在社會責任的天平上稱量,盡求得無愧於心。
另外,無愧於心,還要求我們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一個善於自律的人,才能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放縱,不要迷失本心。一個能自律的人,才能夠抵擋任何私欲的誘惑,勇於堅持自己的原則,才能無愧於自己的良心。
不過,有時正直和善良,不一定能得到別人的理解,甚至會被別人誤解為“傻帽”,遭人譏笑。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麼,就讓我們在心底默誦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因為,無愧於心是我們自己緣於心底的一種訴求,是我們執著追求的一種人生信仰,我們無需時時刻刻附和別人。隻要我們堅持自己正確的信仰,就能問心無愧,一生無憾。
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在很多時候,人們熱情奔放,身上閃耀著無限光華。這時,很多人隻想到生命的美麗和燦爛,卻很少有人會多想生命的脆弱和不堪一擊?也許是地震,也許是海嘯,也許是車禍,也許是病魔,總之一瞬之間,剛剛還是極其鮮活的生命,轉眼就會煙消雲散。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下了班沒什麼事,王晗和幾個同事便嚷嚷著要一起出去吃飯。車準備在公司前邊的路口掉頭時,發現前方有一輛小轎車疾駛而來,在繁華的街頭卻一點也不減速。路邊的一位老人躲閃不及,一下子就被撞翻在地。周圍的人越圍越多,王晗和同事把車停在路邊,聽到圍觀的人說:“已經沒有呼吸了。”大夥兒頓時意興闌珊,立刻決定驅車離開那個地方。
第二日上班時她也繞道而行,許多天不肯再走那一條路。王晗很清楚,自己倒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每每想到那個場景心裏就感到悲涼。一個生命,活生生的,轉眼就沒了……或許他正享受著平淡而幸福的生活,或許他的兒孫正在家裏等著他回去,或許他剛剛拜訪了一位老友,或許他還欠了別人一大筆債,或許他正在發愁明天明天的生計。然而,不管什麼,都在那一瞬間灰飛煙滅,戛然而止。一個人的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所以在有生之年,在清醒地活著的每一天,請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善待每一個帶給你快樂和幫助的人,不要等失去後再後悔。也要善待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也許他隻是走錯了一段路,做錯了一件事情。但是給他一個機會,他就會痛改前非,畢竟沒有人天生就是惡人。一個人既然在你的生命中出現過,肯定有意或是無意地給予了你什麼。再說,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錯過,就不會再有相同的第二個人出現。而且你不會知道這個人什麼時間就會淡出你的生活,從這個世界消失。所以,時時刻刻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人的生命實在太脆弱了,昨天還在一起歡聲笑語,也許明天就將成為永久回憶。我們開始第一聲啼哭之後,便一路追逐著行走在路上,然後沿著不同的軌跡向各自的目標走去,誰也不知道哪一時刻會突然和哪個人就此訣別。就像那些花兒,無論開得多豔,最終都會枯萎凋零,這是生命的自然現象。因此,我們不必太過在意生命的短暫,最重要的是我來過這世界,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每一個有生命或者無生命的個體,把愛和快樂慷慨的潑灑大地,讓我們坦然的麵對生與死的距離。
不論是血脈相連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還是相親相愛的伴侶,不論是患難與共的好友,還是落井下石的敵人。請懂得生命的脆弱,不要再過多計較什麼,善待這每一個出現在生命中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再難過、再惋惜。
想想看:當我們在報紙上看到某個十歲的孩子白血病死了;當我們在電視裏看到某個地方火山爆發了;當我們突然接到一個消息——前天還在跟自己一起喝茶的朋友已經病逝了,我們的心裏是怎樣的難受呢?所以請時時刻刻善待生命中所遇見,所能接觸到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