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知足常樂——事能知足心常泰(3)(2 / 3)

可以假設下:如果他能安安分分做仆射,也不會被隨隨便便降職為護軍;如果他能老老實實做護軍,又怎麼說免職就免職;既然被重新啟用,好好用心做個太常卿,也不至於被皇帝厭惡,找個理由隨便殺掉。這正是他貪心不足的後果,一山還望一山高,永遠不知滿足,終究給他帶來了災難。凡事都要有度,不知足更要掌握好分寸。

有一個小故事:有個小孩在水井邊哭,一個過路人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他的一個銅板掉到井裏了。好心的路人為他的傷心所動容,就給了他一個銅板,不料那個孩子非但沒有高興起來,反而哭得更凶了。路人大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還那麼傷心,他說:“如果我的銅板不掉到井裏,我不就有兩個銅板了!”路人大吃一驚,無言以對。

這個孩子實在是不討人喜歡,別人因為憐愛他,大方的拿出自己的銅板給他,他卻連感謝的話都沒有一句,還貪得無厭,依舊淒淒慘慘地哭泣。事到如此,他再哭,也不會有人疼惜了。即便是有人肯再給他10個銅板,他也無法獲得幸福。

我們再來看另外一個小故事:

一個孩子在村裏傻出了名,人家給1分、5分、1角的硬幣讓他挑一個,他挑了一個5分的,許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紛紛來試他,果真如此!一個好心人教他1角是最大的,你應該拿那個1角的,小孩說:“我要是拿了1角的,再不會有人給我硬幣了!”且不論這個孩子是否狡黠,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對比鮮明的故事裏看出:過於貪婪隻會讓所有人提防你,讓所有人離開你,而知足卻能贏得更多的支持。

因此,不知足者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過於貪心的人,說不定連已有的都要失去。

有隻貪心的小狗,有天它運氣特別好,一出門就撿到一根大骨頭。小狗看著香噴噴的大骨頭很是驕傲,於是叼著大骨頭跑來跑去。它來到一條小河邊,歡快地搖著尾巴,似乎是在說:“快看呀!我撿到一根這麼大的骨頭!”不一會兒,小狗就跑累了想喝水,它就往河邊走。突然,它看見了河裏也有一條小狗,嘴裏同樣叼著一根大骨頭。小狗動心了,想:“它的那根骨頭和我的這根一樣大,如果我把它那根也搶過來,我就有兩根大骨頭了!”於是,小狗做出一副很凶的樣子,對著河裏的狗就開始汪汪叫,誰知剛一開口,自己的那根骨頭就掉了下去。小狗頓時傻了眼,隻好垂頭喪氣的回家了。

很多人不禁要笑那隻不知足的小狗,誰叫它貪心呢?其實,貪心不知足,也正是人性中最大的缺憾。因此,每個人都要謹慎把握自己的欲望,時刻告誡自己,“不知足”也應有分寸。

時刻保持“感覺良好”的狀態

美國一項針對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更加長壽。當時研究人員對1516名70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了評估。盡管老人們的身體機能逐漸衰老,但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10歲,在他們看來自己還是很年輕的,人老心不老,他們對目前所擁有的日常生活都感覺相當滿足。其實,人確實是這樣的,隻要我們相信自己,對自己“感覺良好”,我們可以冒險、求知、自發歡欣,或者顯露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