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上床之後有一個習慣,就是想問題,把當天所做的事情“過一遍電影”,又想著明天的工作如何應對,這隻會使入睡變得更為困難。下麵給大家介紹10種快速入睡的方法:
1.困了再上床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數綿羊,那不如起身找些事情做,等到困了再上床。明明不困,硬要逼著自己睡著,隻會更浮躁。
2.睡前洗個熱水澡
睡覺前先洗個熱水澡,使身體放鬆,因為洗澡可以提高體溫,使人困倦。睡前洗澡要養成習慣。
3.睡前飲杯熱牛奶
睡覺前可以飲一杯溫熱的牛奶。牛奶中含色胺酸,該物質令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牛奶中也含有褪黑激素,這是一種天然助眠劑。另外飲溫熱飲料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可以使身體放鬆,能使睡眠變得更加容易。
4.遠離電視和電腦
睡前1小時要遠離電視和電腦,因為,電視和電腦在使用過程中,屏幕閃爍的光線會使人神經興奮而影響睡眠。
5.睡前聽音樂
聽節奏緩慢和不會令人心情激動的音樂或歌曲,使混亂的心情隨著音樂節奏緩和下來。
6.睡前讀書、看報
讀一些情節簡單、平和舒緩的文字,很容易你就會覺得困,入睡也就很容易了。
7.睡前熱水足浴
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促進足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足部穴位較多,熱水的刺激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足部靜脈曲張者。
8.梳頭鬆弛神經
睡前梳頭,可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質量。在一天的緊張工作之後,梳一梳頭,可使神經鬆弛,消除疲勞,使大腦得到很好的休息。
9.正確的睡姿
無論男女老少,最佳的睡姿是右側臥,因為這樣不會壓迫到肝髒。同時,人的舌根也往右邊倒,這樣可以保證呼吸的暢通,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10.良好室內環境
調節臥室的光線和溫濕度,把臥室設計成一個讓人向往睡覺的地方,保證其幽暗、安靜、涼爽、舒適。有助於盡快進入高質量睡眠。
總之,身心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太大的壓力,如果一直保持著緊張、焦慮、急躁的狀態,自身的能量就會處於消耗中。不妨讓自己好好睡一覺,讓身心得到釋放和保養。
聽聽音樂,保持大腦輕鬆愉快
許多人喜歡音樂,因為音樂是人們抒發感情、表現感情、寄托感情的藝術。同時,音樂可以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產生許多影響。不同的節律、旋律、音調和音質,對人體能起到興奮、抑製、鬆弛、鎮靜、催眠等不同作用。人體為什麼會在特定的音樂環境中產生反應?醫學界認為,這與人體細胞本身的節奏有密切的關係。當人體細胞的震動與外部節奏協調時,人就有舒暢的感覺。
音樂通過有規律的頻率變化,作用於大腦皮層,並對丘腦下部、邊緣係統產生效應,以調節激素分泌,促進血液循環,調整胃腸蠕動,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改變人的情緒體驗和身體機能狀態,讓人從裏到外煥發生機。音樂有時能起到藥物所不能起到的醫療效果,這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專家認可。
多聽一些熟悉的音樂,可以喚起我們對過往的美好回憶,有助於調節情緒,緩解壓力。音樂還可以調節呼吸、循環、內分泌等係統的生理功能,對人的精神和神經係統有良好的影響。許多被心事久久困擾的人會有類似的經曆:無意中聽到別人播放的音樂,腦子裏想的事情,全都化為烏有。音樂很優美,思緒隨著音樂放飛,整個人變得輕鬆起來。由此可見,音樂真是一個讓人消遣,讓人快樂的東西。它不僅能調節人的情緒,對於預防一些疾病也有顯著效用。
一些研究發現,經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的人,其血管輸送血液的功能比從不聽音樂的人高26%。研究者分析,音樂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而一氧化氮有助於預防血栓、減少“壞膽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積。雖然音樂升高一氧化氮的作用隻持續數秒鍾,但其累積效應會持續很久,而且有益於各年齡段的人。因此,人們在工作之餘,不妨每天聽上半小時的音樂,畢竟健康的身體可以讓人省去不少顧慮。例如:一曲《卡門》,曾治好了哲學家尼采的一場病。尼采在給友人的信中說:“我近來連日患病,經多方醫治,都沒有效果。昨天晚上聽了傑作《卡門》,竟痊愈了,我太感謝這音樂了。”
而且,音樂是靠進入大腦的深層來調節精神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的。在這個提倡生活工作綠色健康的時代,利用音樂調節情緒、減輕壓力,改善心理狀態、促進健康確實是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