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在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相互關係,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陷入自我封閉的泥潭會嚴重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進而影響身心的健康。
人們逐漸發現,人體許多疾病的發生,例如高血壓、心髒病、胃潰瘍等都與人際關係失調引起的不良情緒有一定關係。因為這些情緒不僅受大腦皮層的調節,又和自主神經係統有著密切的聯係,而這些神經又直接控製著機體的內分泌和器官的活動。人際關係失調引起的情緒波動往往導致內分泌紊亂,使各個器官之間的協作失調,身體狀況就開始下滑。
那麼,如何衝破自我封閉的藩籬,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呢?
1.自信交往,做生活的主宰
不要將專業知識、工作能力等和人際交往的能力混為一談,要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現實生活中,提高自信心,相信自己不僅在工作上,而且在社會生活和交往中都有相當的能力。
有的人在某些場合可能是環境的主宰,而在另一些場合隻能與沉默的大多數一樣,是聽眾。任何一個人都要學會適應以上兩種情境的任何一種。建議大家樹立自信、培養自己旺盛的求知欲,跟上時代的節奏和脈搏。同時,能夠學會適應千姿百態的社會生活,廣交朋友,做生活的主宰。
2.做人要真誠、善良
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衛。能把自己真實想法拿出來與人交流,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樣才能將誤會降至最低。而且人與人之間的善惡都是相互的,你對別人善良才能換來別人的善良。動機不良的人,不會擁有好的人際關係。
3.與人交往要遵守平等原則,切忌自我中心
任何好的人際關係都能讓人體驗到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製,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臉色行事,就無法建立起高質量的交互關係。要搞好人際關係,就要學會從其他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善於作出適當的自我犧牲。給他人提供機會,幫助他人實現生活目標,對於處理好人際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4.待人要厚道,要有容人之量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苛刻待人,使小心眼。當別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紅,不能嫉妒;別人有了問題,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更不能給人“穿小鞋”。要懂得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理解人。與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處事,我們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相同之處,學會求大同,存小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缺點,我們不能求全責備。同時我們注意多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這樣,大家不僅能夠和睦相處,相互還會有所補益。
5.做人不能太死板,要靈活對待身邊的人際關係
對於性情迥異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應對策略:對冷漠的人,你要耐心尋找他真正關心的東西,並以此喚起他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建立良好關係;對傲慢無禮的人,盡量少說。不得不說時,應該簡潔有力才行,最好少跟這種人囉嗦,免得引起無端生氣;對沉默寡言的人,要直奔主題。對於這種不愛開口的人,最好采取直截了當的方式,明確告訴他你的目的,讓他直接回答你“行”或者“不行”,盡量避免迂回式的談話;對頑固不化的人,要點到為止。這種人堅持己見,你說什麼他都不會聽。因此談得越多,越久,心裏越不痛快;對自私自利的人,要投其所好。這種人心目中隻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當我們要和這種人接觸時,不妨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時,交涉就會很快獲得成功。
以上介紹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技巧,適當運用將有助於我們搞好人際關係。而搞好人際關係是也不是瞬間就能練就,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臻於嫻熟。個體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一個自我分析,從而衝破自我封閉的藩籬,虛懷若穀,去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
遭遇冷遇時要平靜對待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有幾個人能做到人見人愛呢?一個人的際遇再佳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遭冷遇。因此,遭冷遇是很平常的事情。冷遇麵前,有的人反應強烈當時拂袖而去,有的人默不作聲將怨恨放在心裏。然而這樣的反應不僅有失風度,更不利於身心健康,往往還會因小失大,把大事給耽誤了。